湖南日报记者 贺佳 周帙恒 赵成新
湖南扶贫开发很了不起——
近3年,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76万,已经走出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湖南特点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湖南脱贫任务还很艰巨——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51个扶贫工作重点(片区)县、8000个贫困村、5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0.1%。要实现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时间紧迫、难度不小。
连日来,出席全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快转变战略、明确战术、强化保障,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精准发力、合力攻坚。
1 转变战略: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代表委员们说,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事关”道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意义。脱贫攻坚之于全面小康,正如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之于解放战争。随着总书记打响了消灭穷困的发令枪,我们必须举全省之力,毕其功于一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如何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在战略层面找准“制敌”的关键一招是前提。
一些代表委员谈到,过去大家都穷,“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没问题,灌下去大部分人都受益。如今我省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0.1%,如果不“精准滴灌”,继续“大水漫灌”,很可能导致“年年扶贫、年年贫”,甚至越扶贫富差距越大,让平均数掩盖了贫困数。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剩下的人口贫困程度越来越深,脱贫难度越来越大,都是“硬骨头”、“深水区”、“老大难”。大而化之搞脱贫,就会“手榴弹炸跳蚤”,看上去力度很大、声势夺人,但却解决不了贫困人口脱贫的根本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战略思维和基本方略。
“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引领下,过去两年,花垣县建档立卡贫户人口已由近1.9万户7.4万人减至1.1万多户4.5万人。”省人大代表、花垣县县委书记罗明说,两年的实践证明,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突出发展生产、易地搬迁、民生保障三大重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真正让贫困群众致富有路子、增收有票子、安居有房子、在社会上有面子。
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局长张世平认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在识贫、帮扶和管理上下功夫。要加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上来,确保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更好地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真正把工作重心和资源资金聚焦到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身上,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杜绝以精准扶贫之名,行大水漫灌之实。
2 明确战术:“改穷业”、“挪穷窝”、“斩穷根”、“脱穷境”、“换穷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战。许多代表委员在讨论中认为,这是湖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湖南决战脱贫攻坚的战术手段。
扶持产业发展“改穷业”。目前我省具备劳动能力、缺乏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约270万。在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看来,发展富民产业将成为湖南推进脱贫攻坚的主导方式和根本途径。他建议,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把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农户产业发展上,继续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路子,通过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工商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从而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
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省“两会”召开前夕,来自大湘西的省人大代表、湖南德农牧业董事长严德忠忙着走村串户,与花垣县李梅村贫困村民商议湘西黄牛养殖合作事宜。他介绍,李梅村的135户群众今年底将易地搬迁至龙潭村,原村几万亩山地、荒坡完全可开发成养殖黄牛的天然草场,村民们以土地、劳力等入股,可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不能搬的时候轰轰烈烈,没过几年麻烦多多。”严德忠建议,在实施易地搬迁的同时,要因地制宜,提前谋划后续产业。只有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才能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雨露计划和“一家一”工程,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两免一补”、学生营养计划……常年供职教育系统的省政协委员、衡阳市政协副主席马俭平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番表述,彰显了湖南加大教育投入“斩穷根”的力度和决心。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育,希望也在教育。扶贫先扶智,要更加重视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个贫困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讨论中,代表委员们还谈到,要加强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扩大大病保险覆盖面,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织牢织密基本民生安全网,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帮助贫困群众“脱穷境”;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末端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基础扶贫工程“换穷貌”。
带着脱贫攻坚的话题,省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省扶贫办副主任黎仁寅,他表示,“改穷业”、“挪穷窝”、“斩穷根”、“脱穷境”、“换穷貌”,其指向的最终目标,就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3 强化保障:投入“兵力”、充实“弹药”、严明“军纪”
毫无疑问,脱贫攻坚这场涉及7000多万中国贫困人口的“人民战争”,必将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黎仁寅形象地比喻:这场战役具体到湖南“战场”,“作战指挥部”是各级党委、政府,“参谋部”、“督察队”是各级扶贫部门,而“参战”主体是广大贫困群众。
省人大代表、永顺县毛上坪村支部书记魏大云来自脱贫攻坚一线。他坦言,当前乡镇村组干部队伍还很难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既有扶贫人手不足、待遇不高的问题,也有脱贫能力不行、办法不多的问题。同时,在一些贫困群众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这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兵源不足、兵力不强,很难确保取得最终胜利。”黎仁寅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建设,选派精兵强将,更新思维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素质和能力;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解放思想、提振信心,让他们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我省将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380亿元。在黎仁寅看来,这与前些年比几乎是个“天文数字”。“补充了弹药,并不意味着可以胡打乱射,必须瞄准、射中脱贫的靶心。”黎仁寅建议,着力整合各类资金,做到精准廉洁使用,进一步放大扶贫资金效益。
兵强马壮是基础,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还必须依靠严明的军纪和科学的管理。黎仁寅说,脱贫攻坚必须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通过加强督查问责,真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贺佳 周帙恒 赵成新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