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到垂暮意如何?长沙周南梅溪湖中学子实践体验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章仙踪 文加质 刘华宇 编辑:何冰 2016-01-29 20:01:52
时刻新闻
—分享—

奶奶,祝您身体健康。

送上小礼物。

参加活动的同学与部分老人合影。摄影/章仙踪

  湖南教育网讯(记者 章仙踪 通讯员 文加质 刘华宇) 1月27日,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里,63位耄耋老人,得到长沙周南梅溪湖中学13个孩子的看望。“垂暮的老人们,一群孩子知道你们,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着!”一位同学回家后,写下这样的句子。

  据介绍,63位老人,有20个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有10个是生活半自理,有33个是能够生活自理。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12个,80岁以上的36个。整个服务中心有12个护理人员。有同学发现,服务中心共三层,居住在一楼的主要是年龄超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二三楼的老人们精神明显要好些,能活动,说话有精神,有的还很健谈。一位90岁的居住在二楼的老人,房子里还摆放了一台电脑。

  虽然已经是下午3时许,但仍有许多老人在午间休息,或者成天就是在卧床休息。孩子们拿着牛奶、糖果、香蕉、面包、瓜子等食物,包括一些衣物,进入到每一间小房子,向老人问好,送上适宜的礼物给老人们。“孩子,要用双手奉上。”一位随同来的家长插着话。

  服务中心的各个房间里,基本陈设是床铺、床头柜、空调,特别一些的是,几乎每间房里都有折叠起来后的轮椅,大包的卫生纸,坐便器,不少房间里放有拐杖。

  一位杨姓奶奶告诉笔者,她是2015年上半年进来的,杨奶奶是原长沙北区时代钟表厂的修理工人,现已退休多年。她今年82岁,老伴不在了,有儿有女,儿子出钱供她来这里养老,这里条件还不错,工作人员也好,一日三餐饭。

  给老人们送上礼物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告诉同学们,有的老人只能吃流食,所以只须送上牛奶;有的老人有糖尿病,不能吃糖;有的老人脑子有毛病,无法自控,东西不能给多,给多了,就会一个劲儿吃下去,可能吃坏身体……情况不同,对待的方式也不一样。

  许多老人接受小礼物后,开心地高声说话:“感谢你们,谢谢谢谢!”一位文同学将一台血糖仪送给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有个胸口挂了一条白毛巾的老人突然哭了起来,涕泗横流。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个老人精神方面有些障碍,一会儿就会好的。

  许多同学表示,这次普普通通的活动,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一名同学记录着所见所感:那里的老人有的因身体原因卧床不起;有的因逐渐衰老,牙齿只剩下寥寥几颗,只能吃些软的、稀的食物;有的因年纪大了,记忆力渐渐下降,头脑也不如以前灵活了。看着这些老人,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只想多给他们一些关怀,一些温暧。几个同学把买来的糕点、水果按房间序号依次发给老人们,虽然不多,但我想,爷爷奶奶们更在意的是这份情谊吧!他们太需要关爱了,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

  这个寒假,周南梅溪湖中学按照全市要求,要求学生们除书面家庭作业外,还要利用假期时间,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本次13名同学进行的活动,由该校初1509班老师和部分家长组织进行。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章仙踪 文加质 刘华宇

编辑:何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