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料袋大行其道 “限塑令”缘何遭遇七年之痒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金 编辑:李子璇 2016-02-17 11:01:06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李金
  
  以前到超市购物,消费者可以享受免费的塑料袋。但从2008年6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旨在减少白色污染,提倡使用购物布袋,节能环保。《通知》实施七年后,记者近日走访长沙各大超市却发现,“限塑令”名存实亡,消费者仍我行我“塑”,而超市则闷声发财。
  
  黑镜头 塑料袋成超市发财树
  
  “要购物袋吗?大号还是小号?”“要两个大号。”“加收1元!”这是超市收银处经常出现的对话。
  
  过年期间,各大超市的塑料购物袋销售更加火爆,几乎每个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超市的塑料购物袋,很难看到市民自带环保购物袋的。
  
  昨日在某超市收银处,买了10个塑料购物袋的刘女士格外引起记者注意。“我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只需要两个购物袋,其他8个是特意买了装东西用的。”刘女士表示,普通的小塑料袋很薄,所以干脆到超市买这种质量好的塑料袋。
  
  记者还了解到,菜市场、小超市的塑料袋一般都是免费提供。
  
  在水韵花都小区旁边的农贸市场,每个摊贩都会给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子用来装菜。记者发现,菜市场提供的塑料袋都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也就是2.5丝(1毫米=100丝)的超薄塑料袋,而这种袋子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而事实上,找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订做超薄塑料袋很容易,0.8丝到1个丝的也可以做。有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约4亿吨,中国消费超过6000万吨。
  
  “国家不让免费提供塑料袋,主要是为了减少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家乐福超市的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
  
  以前超市的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的,超市每年得为塑料袋花费一大笔成本,而实行“限塑令”后,有偿提供塑料袋成为超市的一笔可观收入。在一些大型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沦为了商机盎然的“卖塑令”。
  
  挖劣根 “限塑令”为何名存实亡
  
  “限塑令”在中国遭遇七年之痒,此般尴尬是为何?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带环保布袋太麻烦了,没有形成习惯,往往忘记带了,“而且花几毛钱买超市的塑料购物袋,用完了还可以用做家里的垃圾袋,也不算浪费。”
  
  “大家都提供塑料袋,我要是不给塑料袋,谁还买我的菜?”一位卖肉摊主坦言。
  
  “限塑令”为何会在中国名存实亡?
  
  “塑料袋本就缺乏价格弹性,有偿还是无偿,基本都是刚需。几毛钱的支出,在购物中没有什么‘消费痛感’。”前述李女士认为,消费者压根不在乎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
  
  与此同时,“限塑令”仅仅有“限”,而没有“罚”,也是导致其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在商家与厂家试探违规的安全性后,“破窗效应”就成为常态,于是“限塑令”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记者了解到,目前“限塑令”在执行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替代品环保购物袋的价格较高,消费者难以承受。多数替代品平均售价3元到5元,有的档次更高,定价也更贵,很难让普通市民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限塑令”的宣传不到位,消费者将塑料袋简单地与“钱”挂钩,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为了环保,更没有养成公民自律。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污染,地方政府多次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试图破解使用塑料袋的难题。然而,不少消费者环保意识淡薄,使得这些政策都沦为鸡肋,而且消费者付费以后会产生代偿心理,使用起塑料袋来反而会更理直气壮。
  
  他山石 国外“限塑令”值得借鉴
  
  在国外,是如何解决限制使用塑料袋的难题呢?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了解到,德国多数商店为顾客提供塑料、帆布、棉布3种购物袋,不管哪种购物袋都要收费。而塑料袋本身就是环保型的可降解,质地结实能重复使用。
  
  爱尔兰则征收“袋税”。爱尔兰自2002年启动“塑料袋税”,对每个购物塑料袋征税0.15欧元(约合1.1元人民币),税收全部纳入环保基金。2007年,爱尔兰政府又将购物塑料袋税提高到每个0.22欧元。
  
  日本商家为自备袋子的购物者打折。日本政府规定,商家在结账时应主动提示顾客,需要塑料购物袋必须付费,并给自备购物袋的顾客提供打折优惠等。
  
  英国则实行有奖积分鼓励顾客。目前,英国主要大型连锁超市既提供免费塑料袋,也提供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其中大型连锁超市TESCO通过奖励积分的方式,鼓励顾客不用塑料袋或重复使用购物袋。
  
  在美国加州一些大型超市里,顾客每自带一个购物袋,在收款台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就会给顾客5美分的优惠,并明确列在购物小票上。对于这笔钱,顾客可以选择直接收取,也可以委托超市捐给慈善或环保机构。顾客保存好这些购物单据,把一年所捐出的钱积攒起来,等年底到上税的时候可以作为捐赠抵税。
  
  记者观察
  
  期待宣传引导,更需公民自律
  
  出台“限塑令”,不是为了加重人们的购物负担,也不是为了增加商家售卖塑料袋的收入。围绕提升环保意识这个中心,必须有更可行、更务实的细节设计。比如借鉴国外经验,对出售塑料袋的商家征收回收费,不能让他们以环保的名义躺着赚钱;拉近一次性塑料袋与环保袋之间的价格落差,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经济理性可以顺当结合;允许消费者将使用过的塑料袋退款或换新,让环保成为一种精打细算。
  
  制度之外,还要提升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限塑令”只是环保工作在日常购物中的一个体现而已,如果没有其他领域乃至全社会环保工作的积极推进,“限塑令”就会成为突进的单兵,不仅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引发冷漠和旁观。
  
  记者认为,要解决目前“限塑令”面临的尴尬,一方面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引导,除了做好相关宣传外,还应严格控制生产环节,打击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黑作坊,严格监控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另一方面,则需要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唯有在严格执行罚则、政府引导担责、消费者配合等多种合力下,才能让“限塑令”令行禁止。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金

编辑: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