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即将进入雨季,也是山体滑坡等事故的高发期。如何防止深圳恒泰裕工业园“12·20”滑坡灾害类似事故重演?近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昌衡接受湖南日报专访。
滑坡等安全隐患较多
问:请问哪些山体容易造成滑坡事故?
答:发生滑坡的山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原来相对稳固的地质结构逐步劣化的自然山体。地质结构劣化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
二是建设活动如修路、修桥、采矿等工程活动形成了人工边坡的山体。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原来的平衡,这个平衡始终要恢复,自然界自己恢复的方法就是滑坡。
三是人工堆填的山体。这包括人工填土造成的山体,也包括建筑垃圾形成的山体、矿区形成的填土土堆和尾矿坝等。严格来讲,这类山体应该叫堆积体,一般靠近人口密集区域,危险性很大,而且一旦发生滑坡,属于生产事故,不能定义为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
容易发生滑坡的自然山体,一般是山体中存在软弱面、存在贯通节理和土岩交界面或者蓄水构造的山体,以及被人工开挖且支护不当的山体。未经压实和支挡的人工山体滑坡危险性很大。
问:除了山体滑坡事故,建设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答:主要有矿区尾矿坝、景区缆车、栈道、桥梁、隧道(地铁)、铁路、涵洞、房屋建筑形成的深基坑、水利工程大坝等。如果这些部位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很大。其他的如脚手架、塔吊、人货电梯等施工设备,事故也很多。
智能监测代替人工观测
问:面对这些可能造成事故的安全隐患,有没有比较好的预防措施?
答:对于这些安全隐患,政府部门当然都采取了防护措施,只是还不能完全排除这类隐患。这里头,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对其中的科学规律掌握得还不够。因此,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必须进行监测,保证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及时预警,至少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减小财产损失。
目前建设领域大多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观测。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受到多方面制约,比如受天气条件影响,受人为因素影响,人工也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测,这是造成事故损失重大的重要原因。所以人工监测费时费力费钱,效果还不好。
其实,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对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采用仪器设备进行智能监测,从而代替人工观测。通过智能监测,可将数据采集、处理后,无线发送到有关人员,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我所知,这是目前最先进的预防办法,只是还不够普及,很多建设单位还不了解这种科技手段。
问:能否请你谈谈采用这些新的科技手段的事例?这样可以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个参考。
答:好的。我省已有不少建设项目采用了智能仪器进行监测,如长沙玫瑰园小区地下室沉降观测,邵阳西湖大桥、长张高速及武广高铁湖南段路基沉降观测,武广高铁浏阳河隧道工程沉降观测等。外省的例子就更多了,如京沪高铁、哈齐高铁、石武高铁、武汉地铁、西安地铁、广珠城际铁路、海南环岛高铁等铁路路基及边坡监测,安徽铜陵矿区山体监测、福建青兰山及永定边坡监测等。像深圳恒泰裕工业园这样的滑坡事故,如果采用智能化仪器设备进行24小时监测,设定每隔10分钟左右发送一次现场数据到电脑上绘制成曲线,超过预警线,系统就会预警。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知道现场情况,完全不受气候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完全有时间在出现预警后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远程无线监控安全隐患
问:智能监测代替人工观测,可以做到24小时监测、第一时间预警,看来确实是个好办法。我省有这样的仪器设备吗?
答:有。实际上,上面这些项目采用的监测仪器,大多数是湖南湘银河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说,我省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了。该公司具有国防科技的基因,通过10多年研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定型的24种产品基本覆盖了各个管理口径的建设工程领域,对应力、倾角、沉降、位移等完全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无线监控。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可自动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电脑及指定人员的手机,监测的精确度达到了毫米级。所监测的项目,截至目前没有出现一次安全事故。
问: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如何推广使用这样的先进仪器设备,您有什么建议吗?
答:我们可以考虑选择几个危险源比较复杂的区域。比如,以一个城市为单位,设计一种零事故的监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进行总结完善推广,使之形成一种安全监控的系统管理模式,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附:湖南湘银河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方式
地址: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湘东路3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