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县界牌镇举行一年一度的“火灯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郭立亮 编辑:康晓乔 2016-03-16 09:59:41
时刻新闻
—分享—

  图①②:3月15日,衡阳县界牌镇村民手执彩灯游街、舞龙,庆祝火灯节。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刘欣荣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3月15日讯( 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刘魁春 陈咏涛 戴军)今天夜幕降临,被誉为“湘南瓷城”的衡阳县界牌镇成为灯的海洋。全镇男女老幼2000多人高举排灯走上街头,一年一度的界牌“火灯节”拉开帷幕。

  衡阳县界牌镇党委书记祝中华告诉记者,每年农历二月初七夜耍火灯时,圣寿寺高僧诵经祷告完毕,方择吉时起灯。火灯队由300多人组成,旌旗鼓乐前导,中间众人抬着高大肃穆的寿佛像,僧众前后护卫。后面为提举着一排排灯笼的火灯队员。加上自发参与游行的群众,沿大街小巷徐徐行进,蜿蜒数里,灯火辉煌,蔚为壮观。

  据了解,耍火灯是衡阳县界牌镇独有的民俗传统,源于对一个“寿佛”的纪念。“寿佛”俗家姓周,郴州资兴人,生于唐玄宗开元戊辰年(公元728年),圆寂于唐懿宗咸通丁亥年(公元867年),自幼出家,法名全真。传说他圆寂500年后,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界牌镇一带连年遭受虫灾,“寿佛”托梦给界牌镇的人们,说耍火灯可以消灾。当地人依此照办,祈求五谷丰登。于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七“寿梻”寿诞夜耍火灯祈福,逐渐演变成衡阳县重要民间习俗,传承600余年。

  衡阳县重视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接连成功举办15届火灯文化节, 2011年10月,衡阳县界牌“火灯”文化节被列入衡阳市第三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正在申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郭立亮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