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沸腾的二月八 永州普里桥“赶社”也赶新潮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通讯员 唐东升 蒋静 编辑:曾小颖 2016-03-17 08:17:5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唐东升 蒋静
  
  3月16日,农历二月初八,是永州市冷水滩区普里桥镇传统的社日。人山人海的赶社场景,让记者切实感受到了这里农耕文化节的繁华和热闹。
  
  在赶社现场,记者见到,新街、旧街,周边的空地、山坡,处处人潮涌动。大人抱着小孩,情侣手牵着手,大娘提着竹篮,人们簇拥着,欢笑着。
  
  街道两边摆满了犁耙、斗笠、镰刀、蓑衣、箩筐、渔网、簸箕、果树、苗木等农机具和春耕物资,还有油炸粑粑、野菜团子、新鲜荸荠、爆米花、臭豆腐等小吃。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台前,挤满了前来问询的农民朋友。
  
  一群群从城里赶来的游客,大把大把地购买着土特产、竹木用具。
  
  扎故事、踩高跷等传统文艺节目,引来了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叫好声、喝彩声接连不断。
  
  “好多年没见到今年这么多赶社的人和这么热闹的场面了,今天估计有四五万多人吧!”当地退休教师80多岁的周林民对记者说。据周林民介绍,农历二月初八,是永州市冷水滩区由来已久的一年一度的农耕纪念日,当地俗称“赶社”。史料记载,普里桥“赶社”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是群众自发的春耕备耕农贸产品交易会,后慢慢演变成一个重要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集市上聚集了周边永州、衡阳、邵阳3市9县区的客商、农民数万人。赶完社日,农民就要投入到繁忙的春耕春种等各项农事生产中。
  
  普里桥镇人大主席宋光远告诉记者,普里桥“赶社”目前已成为永州的一个响亮的经济、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镇里将“赶社”注入了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科谱、文艺表演等新内容,“赶社”又火了起来。据统计,今天“赶社”总成交额达1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通讯员 唐东升 蒋静

编辑:曾小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