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趁热吃?吃不得! 经常吃烫食易患食道癌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康晓乔 2016-03-23 09:34:08
时刻新闻
—分享—

  端出饭菜时,主人常常会客套一句:趁热吃。不过趁热也有趁热的学问,吃不对,要出事的。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在接触到75℃左右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而那些经常吃烫食的人,情况可不那么良好咯!

  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可爱吃烫食的人却一直追求饭食的高温度,如此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

  1 黏膜生气了

  人的消化道是由黏膜和肌肉等组织构成的,它们的细腻娇嫩,更甚于我们所涮食的羊肉。人们亲眼看到,红红的羊肉片放进火锅当中,瞬间就变成了褐色的熟肉。这是因为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在60℃以上的温度下,会发生快速的变性,也就是说,不再有原来的结构状态和生理活性。

  把滚烫的食物送进嘴里,送进食道,黏膜和肌肉也同样会受到伤害而局部变性。虽然身体消化道的修复能力惊人,但连续一个小时的炙烫严刑,还是会让它们损伤严重,甚至留下致癌隐患。

  2 食道不同意

  由于食道“反应迟钝”,没有引起主人足够的重视,可怜的黏膜们也就经受了日复一日的折磨。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黏膜接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就会逐渐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和食道炎等问题。

  3 牙龈有话说

  除了食道外,牙龈的意见也很大:食物太烫,牙龈会被烫伤。可还来不及修复,又一批烫食进口了。长期下去,牙龈就会用溃疡来抗议了。长期的烫食还会引起牙本质过敏,引发过敏性牙痛。

  4 癌症找上门

  大家都有不小心吃了烫食的经历,不想吐出来时通常会让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几下,囫囵吞枣地咽下去。而热爱烫食的人每顿饭都是如此。这会让食物在口腔还没充分咀嚼并与唾液混合,就进胃了,加重了胃的负担,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这些烫食也会让溃疡啦、炎症啦在食道扎营。

  可食道也不愿意整天破破烂烂的,只好不停地增生修复。在这样一次次的伤害——增生——修复过程中,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产生出一些坏分子,也就是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当这些不正常的细胞多了,恶变也就发生了。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会出现癌肿,随着癌组织的不断壮大,癌肿侵占食道的空间也越来越多,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咽困难或有异物感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候一检查,得!食道肿瘤,做手术吧!

  【提醒】

  饭桌上的

  几大禁忌

  边看电视边吃饭

  调查指出,美国人更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而法国人多选择“吃饱了,我就不吃了”,习惯的差异使同样爱吃奶酪、甜点等高热量食物的法国人,超重比例还不足美国人的一半。研究人员建议,吃饭时注意力要集中,最好关掉电视等干扰物,这也有利于咀嚼充分,便于控制体重,避开患慢性病的风险。

  饭桌上谈工作

  一吃饭就抓住机会滔滔不绝教育下属或孩子的人不少。专家指出,饭桌上说说家常话倒无妨,但如果边吃边谈工作、谈生意、谈考试分数就可能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刻离不开手机

  研究发现,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饭后抽根烟

  多项医学研究表明,饭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危害甚至比平时吸烟大10倍。专家解释说,进食后,消化系统运转起来,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张开,此时吸烟,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能力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忽略主食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患心脏病风险更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也会受到损害。专家建议,吃饭时最好保持一口菜一口饭的进餐模式,还要适当搭配玉米、小米等粗粮。

  冷热交替混搭

  吃一口热菜、喝一口冰镇啤酒或饮料,给人一种畅爽的感觉,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搭配。但这样做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专家说,“一冷一热强烈刺激胃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痉挛或胃痛,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炎或肠炎”。建议大家吃饭时,备一杯温热的白开水,觉得渴了可以适量喝两口。

  ■综合果壳网、生命时报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