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湖南共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富泉
张富泉
为落实“一带一部”战略,提升省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长沙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就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下发专文,决定用五年时间在三环线以外构建金桥国际市场等三大片区拥有智能化仓储的快捷商贸物流的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圈,以率先打造交通畅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与千万级人口长沙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发挥好长沙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沿江省会城市的核心增长极作用,以更好带动和辐射全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之论
长沙作为拥有21万平方公里和七千万人口大省的省会,由东向西呈“一”字形嵌入湖湘大地。数千年来城市沿河东偏南一线扩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自省政府南迁以来,经济人口在河东主城区更加集中的同时,偏向东南靠株洲、湘潭一带集聚,逐步形成了东南部新的主城区,即“三十年河东”繁华兴盛且日趋饱和发展的格局。金桥国际市场集群的高招,就在基于现代商贸物流主要依托高速公路门对门服务的便捷,选准在全国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绾总的大进出口,即大长沙西北部“神妙圣域”建设金桥国际商贸与现代仓储物流市场集群“梦之城”。这样通过现代化市场合理布局与科学建设手段,既大大拉近了省会中心城市与全省商贸物流的有效地距,又大大扩展了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心市场的交易半径与辐射范围。据测算,该市场全部建成后,将直接覆盖全省85%以上人口的消费需求,对全省90%以上工业园区形成紧密型供求合作关系,并逐步成长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同时,按照长沙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要求,金桥国际市场集群有可能使困扰长沙发展多年来交通建设越疏越堵的“逆堵现象”有所缓解。所谓“逆堵现象”,是指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不相适应,致使外围市场物流体系逐渐位移变为主城区,结果带来人货物流需从外围运入主城区交易后再行运出,即商贸物流逆运转所造成的城市拥堵现象。实践表明,解决堵塞与污染等“挤、乱、脏”的城市逆堵问题,非得有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动用大型商贸物流市场外迁的“外科手术”不可。为解此难题,200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长沙大河西新的交通物流枢纽的报告》,决定在长沙大河西建设新的综合客运枢纽中心与现代化巨型商贸物流城,开启了长沙“四十年河西”开放发展新的机遇期;2012年,又要求金桥项目建设实行绿箱跟进政策给予全力支持;2013年,再次批转建设长沙大都市、创建湘江新区等。这样使市场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好政府作用,既体现了省主要领导对长沙建设发展倾注的热情和战略家视野,又表现出三湘儿女创新创业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既是履职能力和本领的强化提高,又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生动体现。
大区位、大交通、大市场、大发展
一般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都得有三五个大型综合专业市场和一大批中小型市场,且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巨型超级市场。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公平竞争共生共荣。在市场互动互为竞相发展繁荣中,长沙大都市的大市场谁执牛耳?一般而言,大交通承载大市场,大区位承载大交通。这既决定于客体区位环境条件,也是行政助力交通建设的必然结果。
从地理区位看,长沙的地形地貌其中西部为丘岗平原区,湘江以东除沿河岸走廊较为平坦外,东南向背靠罗霄山余脉多为山地,城市难以伸展开来,一旦交通设施完善则又拥堵不堪,往往更适合于发展便利性服务型中小市场。由此可见,长沙市大型综合专业市场布局在三环线以外,新建金桥、金霞、黄兴三大片区市场,前者位于长沙西北部系洞庭湖平原延展区;后者两大市场则位于长沙东北丘岗片区,而对东南部较为闭塞的老旧市场实施关停迁建和改造提升。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决策,确不失为明睿之举。尤其是在省会对接全省西来北往高速公路的大进大出口,设立金桥国际市场集群较之客流货物挤到河东城区交易的状况,大道通衢、熙来攘往,光节省运进去又运出来两头的成本费用就不少。
从交通条件看,湘江新区已规划与建设中的以金桥综合客运枢纽为中心的“七纵九横”快速交通体系,配套轨道交通路网建设和过江通道建设,将形成与长沙河东主城区对接快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并在此实施大河西换乘枢纽建设,将建设直达机场的新磁悬浮专线,完善其他应有尽有的交通节点设置。这将极大地增强该区域人流、物流集散功能。同样,外围大交通随着国家“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第三纵岳阳境内“断头路”的接通,人们企盼已久的岳望高速贯通将带动京珠西、沪昆、厦蓉、长张黔等高速主干道网络在金桥的形成;加上长株潭、长岳、长常等城际铁路和石长铁路复线建设在此设立枢纽站场,形成地铁、高铁、轻轨等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对接,并自金桥连通长沙霞凝新港、湘阴曹溪港、虞公庙港直达岳阳城陵矶港的天下洞庭与长江水运,即可形成金桥交通枢纽全面畅通铁、公、水路与江海联运体系,形成省会畅通辐射湖南全境、贯通全国各地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
从市场体量看,金桥国际商贸仓储物流市场产业城项目,总体规划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其中商贸区建筑面积980万平方米,仓储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总投资接近千亿元,将建成一座涵盖商品交易、会展博览、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后台、总部基地、科研转化、国际商务等功能齐全的商贸物流基地,并配备有餐饮、超市、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停车等完善设施,一站式解决工作和生活所需。项目建设在规模上相当于两个汉口北市场,年交易额和辐射范围可与义乌市场媲美,应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设施一流的批、零、电现代商贸仓储物流超大市场集群;届时,将有逾10万商户云集于此,日客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全部建成开业后可实现年交易额1000亿元和年税收50亿元以上,并可提供近30万个就业岗位等。其博大而齐全的超级市场规模和高度集约化经营,快速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物流的极大便利化,将十分有效地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和实现最大效益效率化。
沿“湘江北去”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
湖南要把握好新一轮战略机遇期,需在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更好落实中央有关“产城融合发展”改革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建立跨行政区的湘江新区”的具体要求,整合和利用“两型”综改区设立的跨行政区片区资源的有利条件,对湘江新区规划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性提升。
这就要全面对接和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湘江新区的金桥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和金桥国际商贸仓储物流市场集群的建设互动,沿“湘江北去”延入东洞庭与长江交汇通江达海的大通道,亦即湖南“一带一部”交通区位优势最核心的“两江一湖三路”地带,构建至长炼陆城宽约五公里、长百公里的“创新创业制造业廊带”。该地带大多系近水丘岗平坡地块,并少有耕地且不存在泄洪区,地理地质条件优良,可谓是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最美、产业承载功能最全、现代综合交通最为便捷的天造地设的最宜现代制造业与城市发展的廊带。依托该廊带大市场、大交通、大区位优势,一个城镇重点布局一种产业或一个企业,由企业和产业带动特色城镇,形成功能协调、疏密有致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这样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可避免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能在“两型”片区和制造业廊带跨地市、跨县市级行政区的体制下,确保经济新区省级开放政策和审批权的更好落实,可谓是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湖南经济腾飞关键之举。
与此同时,加紧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争取自贸区的设立。这就要配合长沙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和金桥、金霞、黄兴三大片区市场建设,由湘江新区两大金桥融合形成新经济的战略支点,往北通达洞庭湖曹溪港、虞公庙港至长江城陵矶口岸保税区,东连霞凝港、金霞保税区和黄花机场空港物流,往南整合湘潭综合保税区等争取设为“中国中部自贸区”,使湘江新区在扩大规模范围和提升开放政策实现“两大突破”。乘势而上还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议在金桥中心设立行政中心,并借鉴兄弟省做法领导高配、采取“土地、规划、财政、统计四统一”管理,实行自贸区开放投资规则和负面清单制度等,以辐射带动“湖南开放”和“湖南制造”的两大跃升。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富泉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