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形成了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产业“两园一基地”发展格局。其中,创谷先期园区位于贺龙体育中心周边。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去年11月,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正式开园,已自主培育引进企业411家。
大批优质资源正不断向园区聚集,创谷成为投资沃土、创客乐园。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胡益虎
有人曾说,没登过天心阁,就等于没来过长沙;没到过坡子街,就不算尝过长沙饭;没喝过白沙井水,就不算品过长沙茶;没看过“戏窝子”的演出,就不算看过长沙戏;没泡过解放西路的酒吧,就等于没体验过长沙的夜生活……
千年的传奇,谜一样的天心,“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是她一贯的写照。天心未来的征程,更需要文化的滋养。
在新的使命下,“文化骄子”再次起航。天心区委、区政府提出“文化新区”,首次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去年11月,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正式开园,这个以“创新、创意、创业、创投”为导向,重点发展“文化广告创意、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的智慧产业园区,成为天心区新常态下的文化产业升华,正掀起一场开创湖南创业3.0时代的革命。
三年磨一剑,
成就投资沃土创客乐园
2012年4月落户天心,2014年作为中国“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代表之一,也是长沙唯一参展的单位,出席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2015年正式开园,“先挂牌后建设”的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在丰厚的文化沃土中,以不一般的开始亮相全国广告产业领域。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和广告传媒是湖南的新优势,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发达的媒体、出版、动漫等产业资源,为广告创意产业的发展、产业要素的聚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作为一贯的“文化骄子”,天心区聚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三分之二的百年老字号和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深厚“家底”,2012年4月,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为全国首批9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授牌,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顺利入驻天心。
“我们要坚持‘以广告人视角办广告园区’,打造一个新兴的全链条双创高地,让人一提到创业就想到这里。”天心区委书记曾超群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角,把创业创新作为一项发展工程、富民工程和民生工程,提出“创业创新、赢在天心”的响亮口号。
“要通过我们的服务,将多家分散的企业资源集中整合起来,凸显1+1>2的产业效应。”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朱东铁说。
截至2015年底,园区自主培育引进企业411家,涉及注册资金共18.22亿元。其中广告文创类企业占72%,移动互联网及电商企业占28%。引入了湖南卫视广告经营中心、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天娱广告、中广天择传媒、顺风盛美广告、北纬国际、中文传媒、清华启迪、上海飞马旅、央视网商城、香港卫视湖南分公司、深圳浪尖工业设计、中华工商时报等重大产业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大批优质资源正不断向园区聚集,创谷成为投资沃土、创客乐园。
创新新模式,三大实力推手建设新园区
同于工业园区,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企业对于基础设施和配套需求的多样化。
对于这个新建园区,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是传统的政府直管,还是让企业来做,完全市场化运作?天心区的选择是,第三种模式——按照“跨界交融、聚合升级”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科技孵化的园地、人才聚集的洼地、广告产业的基地、文化创意的高地”为目标,摒弃政府直管、企业单做,另辟蹊径采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由政府相对控股,结合政府政策优势,引入具有地产开发和项目运作优势的天鸿地产和具备资本运作资源优势的香港中信资本运作公司,三方成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作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主体。
融合三大实力推手,站在更高产业发展角度引入商业项目,新模式下的新园区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在湖南省港洽周“文化新区”专场推介会、第19届天津国际广告节、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国家智慧广告产业园研讨会、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高端峰会、全球湘商创新创业园区行等大型推介会上,“创谷”频频亮相,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直线攀升。
园区位居省府核心,长株潭桥头堡,坐拥省政府等重要城市资源;地处芙蓉南路商业重地,与麦德龙超市、10万平方米友阿奥特莱斯、23万平方米中信国际购物中心为邻;畅行立体交通,东接芙蓉路、万家丽路高架桥湘府路出口,南依长沙绕城高速书院路、芙蓉路出口,西牵湘府路大桥,北连湘江南路直达城市中心,邻地铁一号线桂花坪站,距火车南站13.3公里、黄花国际机场27.3公里、火车站13.6公里;公共医疗、绿色生态、醇熟教育一应俱全。
其丰盈配套加速创谷成长,有数据显示,2015年,园区所在地长沙市天心区GDP总量为707亿元,园区广告经营额36.4亿元,同比增长8%;广告产业直接关联企业经营额25.5亿元,同比增长12%。
形成产业链,广告航母扬帆起航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存环境的选择,决定物种的进化程度,对于创业者来说,亦是如此。创谷,作为成就梦想的沃土,正致力打造国家级“创意、创新、创业、创投”产业园区,湖南成本最低、创业成功几率最高的平台,让梦想照进现实。
迈入位于雀园路的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一个多元的全能生活新方式展现在眼前:
20000平方米全开放商业街区,打造体验式互联网商圈;全智能服务健身房、24小时便利店;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智能银行及金融电子商务业务拓展;物业全智能掌控、全WiFi覆盖,别具匠心的主题景观定制;多家专业孵化器运营机构入驻,“智”造中国企业群……
肩负“国家级”责任使命的“创谷”在打造“双创”高地上,摸索出了一套烙上天心Logo的经验。
开启融创型新产业模式。按照产业定位,园区以“广告文化创意、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为核心进行上下产业链延伸,集研发、制作、发布、信息、培训、服务于一体,引入了“新华社新媒体产业研发基地”和“湖南广电广告创业基地”,使园区自身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崭新平台。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全方位引导园区企业集聚发展。从园区内部的技术平台产业链支撑,到足不出园各企业之间的互惠合作,园区通过跨行业合作,快速形成了产业集聚。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引导,促进广告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文化广告创意、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进行上下产业链延伸,通过强化“服务聚集企业,企业支撑产业”的理念,加速企业集聚发展。
除了创谷·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天心区内还聚集了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中南数字出版基地、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国”字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涵盖传媒、出版、地理信息、版权交易等产业,一条完整的“大广告”产业链,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智慧生态圈将在“创谷”“天心”形成,“广告航母”扬帆起航。
栽下梧桐树,文化新区崛起制胜高地
为吸引企业入园,天心区出台了《促进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策,积极引导,精心打造“3+6”政策体系,从创意、创新、创业、创投等方面全面扶持入园企业快速成长。
同时,园区通过孵化器、公共配套、创新企业服务中心等举措构建了园区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量身定做一系列全周期服务。
园区孵化器引入“启迪之星”顶级企业孵化器和飞马旅“金砖转创进化中心”创投平台,建设了20000平方米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最优的发展环境和最大的资源对接,为新兴产业提供融合发展的平台,为投资者找到最好的产业项目和创造最大的利益,开创了“孵化+投资”新模式。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创业创新发展基金,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财政资金铺底设立了1.5亿元的随借随还中小企业资金池。
公共配套方面,园区建设8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包括行政服务、企业服务、展示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等在内的九大服务功能,打造了精简、统一、全面、便捷的“一站式”平台服务。同时,为入园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引入市场交易服务机构,为园内企业提供大型项目总体引进、园内业务分包等服务。通过提供公租房、优化公交线路、对园区周边环境进行提质等系列举措,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优良环境。
创新企业服务中心基于移动互联思维,专注于发现目标企业痛点,将各企业碎片化的需求进行整合,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周期(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提供包括场地、人才、圈子、平台、资金在内的十余项专业保姆式服务。通过中心服务平台大量资源的激活与输出,不断降低企业共享资源的成本,满足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促进企业平稳快速成长。
创谷还将接入清华大学的横向科研支持体系和校友网络,帮助企业获得依托清华大学所能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影响力;还可以介入IASP,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合作,为入园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通道和坚实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湖南卫视在园区建设3000平方米“园中园”,全方位引导园区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中国最强新兴媒体矩阵集群。新华社以“云”技术为核心,融合广告创意、动漫影视、服务外包产业,利用“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高科技服务为基础的高端广告产业基地,打造为中国首家智慧化、信息化产业园试点园区。中广天择传媒立足版权打造全国性视频节目版权交易平台,建立并运营了覆盖27个省份154家地面频道的地面节目联供网,实现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张国华曾说,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更是一个创意大省,广告园的建设不仅顺应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更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对拉动整个湖南的广告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央、省、市、区级政府护航,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一个广告产业领域的制胜高地正在天心区加速崛起。
相关链接
两园一基地
2008年至2012年,天心区先后引进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形成国家级文化产业“两园一基地”发展格局。
“3+6”政策体系
专属园区的3大资金和专属企业的6大优惠。
3大资金:
8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园区产业发展和企业扶持;18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用于入园企业产业研发和创新;60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用于企业入园进行补贴和奖励。
6大优惠:
500元/平方米的创业补助,80%、60%、50%各等级的租金补贴,银行贷款利息额30%—80%的贷款贴息,获得国际国内专属荣誉的企业奖励,对引进及培育人才的企业奖励,对列入省重点上市资源库或成功上市的企业奖励等。
一园三区
先期园区:依托天心广告创意创业中心,整合贺龙体育中心周边7.5万平方米楼宇资源,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经营办公平台,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体验中心,定期举办了创业沙龙、产业论坛、企业联席等活动,为广告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优质的交融、共享、互动环境和资源对接。
核心园区:项目位于雀园路568号,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打造了8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涵括行政服务、企业服务、展示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等在内的九大服务功能。
拓展园区:临江望岳,1.8万亩土地储备,为园区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胡益虎
编辑: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