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6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胡益龙)“以前只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申遗的侗寨很美,这次清明节特意与家人来侗寨体验,真是名不虚传。”4月4日,来自长沙的自驾游客张昂对通道申遗侗寨赞不绝口。
清明小长假期间,通道侗族自治县在申遗侗寨推出了妙趣横生的民俗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如侗锦织造大比拼、闹春牛、大型合拢宴等,让游客大开眼界。3天时间,共接待游客10.5万余人次。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通道坪坦河流域的芋头、坪坦、横岭、高步、中步、阳烂等6个侗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推进侗寨申遗,通道出台侗族村寨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整合资金1.51亿元,实施了文物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申遗侗寨观景台建设等38个申遗项目。目前,已修缮侗寨古建筑群、古驿道等文物遗存121处,300余栋民居建筑完成了侗族风貌修缮。并策划组织了“中国侗族大戊梁歌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弘扬侗族文化。
通道侗寨申遗助推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侗寨群众脱贫致富。坪坦乡坪坦村是一个贫困村,在开发民俗风情、侗寨风貌游后,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村民龙开建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现在从事银饰加工和销售,年收入达10万余元。据统计,今年1至3月,全县申遗侗寨共接待游客36.7万人次,同比增长28.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王娉娉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