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找“土话”保护方言 湖南开展方言保护工程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娉娉 2016-04-15 09:46:22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社长沙4月14日专电(记者姚羽)“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4月的一天,长沙老人谢良才早早起床后来到住所隔壁的宾馆,唱起这首长沙人耳熟能详、老人家哄孩子睡觉的童谣——《月亮粑粑》。

  在老人面前,一整套专业录音设备调试就绪,清清嗓子,对照文本,老人家操起那口说了75年的长沙话,开始方言录音工作。

  2015年5月14日,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发通知,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同年12月25日,湖南省正式启动该工程,拟设99个采集点,成为全国继山西、浙江、福建、重庆之后,第五个启动该工程的省份。

  长沙老人谢良才参与的此次长沙方言录音,属于一项名为“響應”(响应)的民间方言调查计划。这项计划5年至10年的时间对湖南境内57个点展开方言调查。其中湘语点18个,西南官话10个,赣语10个,客家话5个,土话6个,乡话及平话调查点各3个,其他类别调查点2个。

  调查初期,寻找发音志愿者的确让计划负责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陈山青教授非常郁闷。“你们花这么多时间让我给你说土话,到底有什么用?”面对乡亲的质疑,陈山青与团队成员颇感无奈。但只要人们不是质疑方言本身的价值,磨破嘴皮大家都要上。

  2015年7月5日项目启动至2016年2月底,“响应”项目组11个团队下到田间地头进行方言调查。参与调查的国内外学者60余人,完成调查点15个,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宣读。

  “团队的老师们基本只能利用寒暑假开展田野调查,每次少则10天,多则一个月。”陈山青说,这项计划实施获得的调查结果,将全部制成文本、音频、视频存入计算机,最终形成《湖南方言调查报告》等多部综合性著作,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永久保存。

  “方言的多样性,是丰富我们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物种多样性是保存自然界活力的重要因素一样。”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方言调查项目,致力于保护传承方言的同时,都为社会培养、储备了一批批优秀的语言学人才。”

  繁琐的录音工作,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长沙方言发音人也难免卡壳。这是谢良才老人第23次参加方言语料调查录音。他时常调侃,这份庞杂的调查语料加上调查团队成员的反复询问,让他有时怀疑自己的长沙方言水平。但咬文嚼字间,勾起的,是谢老对儿时的美好记忆。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