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推出Pay服务。
三湘都市报记者 蔡平
随着苹果的Apple Pay将手机公司跟移动支付紧密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公司正跨界加入“支付”的战局。 继3月底三星在国内推出同样基于NFC技术的三星支付之后, 4月15日,支付宝联合华为在其最新旗舰手机P9中推出“扫码秒付”功能,将二维码扫码付升级至“1秒即付”的新体验。
支付进入秒时代
据悉,在华为P9手机黑屏或锁屏时,用户只需通过指纹按压手机背部的指纹识别区,即可在瞬间亮屏的同时解锁并直接跳出支付宝付款二维码页面,前前后后仅需1秒。
华为相关负责人介绍,“扫码秒付”能实现如此简单的操作是由于华为和支付宝已从系统层到功能层逐级打通,用户只需在华为P9的系统设置里对指纹定义一下快捷支付就可以完成设置。在具体使用中,“快”是“扫码秒付”功能的最大特点,只需要拿出手机轻轻一点即可完成支付,真正实现了“1秒即付”。
据介绍,通过“扫码秒付”,2000元额度内的消费用户可通过指纹直接确认支付,无需输入密码。
湖南任意额度都要输密码
相较之下,NFC支付受各家银行和商户定义的不同,输入支付确认密码的额度不一样,例如银联闪付是300元额度,这意味着如果使用银联闪付超过了300元钱,用户仍然需要输入密码。而湖南地区由于没有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功能,所以任意额度消费都需要输入密码。
目前支付宝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已经覆盖国内70多万家线下餐饮门店、4万家超市便利店和数百家医院,在商户覆盖和用户习惯上,均已经是最受欢迎的线下支付方式。
不过,这项时尚快捷的新支付方式目前只在“华为P9国行版”试点,未来会考虑逐步普及更多其它手机用户。
行业观察
支付领域群Pay混战不可避免
此次华为联合支付宝推出“扫码秒付”功能,在业内看来不仅是扫码付的体验升级,更是华为对此前入华的“Apple Pay”等的“宣战”。
今年2月18日,苹果Apple Pay正式登陆中国,将支付大战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App内战”升级到整个手机行业。随后三星跟进,国内手机品牌小米也曾表示要进军第三方支付领域,可以预见,智能手机在支付领域的群Pay混战不可避免。
对比Apple Pay,“扫码秒付”有什么优势?
经记者体验发现,“扫码秒付”和Apple Pay在支付速度上一样快,但在应用门槛、便捷性、应用场景、附加功能等方面具备优势。
据了解,Apple Pay只支持具有NFC功能的POS机,而“扫码秒付”仅需扫码枪就能完成付款,商家没有额外更新的成本。Apple Pay需要先绑卡且免密码额度受各银行和商户的制约,但使用“扫码秒付”无需绑卡(支付宝已完成这一步)且2000元内无需密码。在应用场景上,Apple Pay目前仅支持KFC等数十余家商户,无法和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几十万商家的支付宝相比。
此外,Apple Pay入华已经接近两个月,但在初期的绑卡热潮褪去后,市场反响不容乐观。据报道,不少商超店员在被问及Apple Pay时,不是回答“还没培训”就是“我们的硬件暂不支持”,而很多顾客也表示,开通Apple Pay的条条框框很多,支付速度也没有宣传中那么快。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支付”功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最终还是为了提升自己手机的吸引力和销量。此前苹果采用的NFC方式是很多手机厂商模仿的标杆,而随着支付宝与华为在二维码“扫码秒付”上的创新,手机厂商有了更多的选择。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编辑: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