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台苹果6手机,但觉得Siri不够灵泛,不能如广告中所说“与人交谈一样”,长沙市民陈宇将苹果公司、手机经销商和销售者一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倍价款。一审时,法院驳回了陈宇的全部诉讼请求。4月22日,该起涉外侵权纠纷案在湖南省高院二审开庭。
他告苹果公司虚假宣传
“Siri都听你的”、“只需用你习惯的讲话方式就能有所回应”、“日常一切,帮你打理”……这是苹果公司在其网站上对苹果手机的宣传语。
2014年10月27日,长沙市民陈宇在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银盆岭营业厅花6588元购买了一台苹果6plus手机。使用后,他觉得该手机无法达到苹果公司在其官网上宣传的功能水平,不能像“与人交谈一样”,也不能如广告语所讲的“帮人打理日常的一切”,认为存在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
于是,陈宇将苹果公司、作为手机包装载明的经销商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作为销售者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一并告上法庭,要求退还商品价款6588元,并赔偿3倍价款19764元。
对此,一审法院认为,在现有技术背景下,以一般公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注意力,根据宣传的内容并不会造成相关公众在正常语境下的误解。因此,涉案广告不构成虚假广告,驳回了陈宇的全部诉讼请求。
陈宇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宣传语只是“小标题”
4月22日,该案在湖南省高院二审开庭审理。法庭上,陈宇提出:“Siri没有做到宣传的内容,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它所宣传的功能。因此,苹果公司这么做属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了消费者会产生误解。”
“按照我说话的习惯,Siri经常不能明白,所以,苹果公司如果认为Siri的功能不能像其宣传的一样人性化,就应该在后面标注什么话Siri听得懂,什么话它听不懂。”陈宇说。
对此,苹果公司代理人不予认同:“表扬一个人长得很好看,像朵花一样,难道还要在后面标注不是花吗?”
苹果公司代理人说,陈宇所诉称的宣传语只是宣传的一个个小标题,而不是具体内容,“是采用简要、概况的方式达到吸引消费者的宣传效果。”宣传小标题的正文内容阐述了产品的实际使用说明,只要认真阅读就不会产生误解,并不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何况,宣传内容中提到的‘打理日常的一切’,这是连人类都无法办到的,是一种明显夸张的手法。”
苹果公司方面还提出,对于物品的使用,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不能用个人感受去判断产品的好坏”。
二审庭审中,双方围绕苹果公司是否是涉案广告网站的广告主、涉案广告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形、苹果公司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告知义务以及是否需要就涉案广告承担责任等争议焦点问题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该案将择期宣判。
延伸
去年受理3675件知识产权案
4月22日上午,湖南省高院发布了2015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和十大典型案件。2015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675件,审结2465件。其中,民事一审案件中,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纠纷占3个大头。
潇湘晨报记者 刘双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刘双
编辑: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