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芷江侗族自治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脱贫户谭长元(右一)在他的蓝莓基地为贫困户讲解蓝莓培管技术。 龚卫国 摄
湖南日报记者 肖军 奉永成
通讯员 龚卫国
又是一年芳草绿。
去年4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首次来到新一轮扶贫联系点——芷江侗族自治县三道坑镇五郎溪村,访贫问计,指导精准扶贫。同年9月,他再次来到五郎溪村,现场“把脉”,与干部群众共商脱贫之计。
今年4月,记者走进万木葱茏的五郎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经过提质改造的侗民族风格木质房,一条条硬化的通组公路,一片片蓝莓、黄桃等产业基地。
“2015年,全村26户、102人实现稳定脱贫,工作队在全省184个省派工作队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省委政研室(改革办)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费志勇说:“我们按照徐守盛书记落小、落细、落实的指示精神,走好精准识贫、扶贫、脱贫‘三步棋’。”
精准识贫:
逐户摸底,建档立卡
4月6日,五郎溪村村部,村支书田昌英盯着挂在墙上的脱贫规划图反复琢磨,不同颜色划成的区域显示,不同的自然村水土不同,产业规划也不同。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贫困户的档案。随手打开档案,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关需求、脱贫目标、帮扶方式等,一目了然。
“人多田少饿肚皮,山高坡陡路难行;养女莫嫁五郎溪,有崽还要倒插门。”当地传唱的民谣,道出了五郎溪村的贫困。该村是全县人均收入最低、人均耕地最少、海拔位置最高的贫困村。
按照徐守盛书记“把扶贫对象搞准,把贫困家底盘清”的嘱托,驻村扶贫工作队与乡村干部先后6次挨家挨户走访,摸清了全村141户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做到精准识别一户不错、一人不漏。
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一看五评”的识别方法,即看年均收入是否在2300元以下,评住房条件、生产资料、劳动能力、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识别真正贫困户86户331人。
驻村扶贫工作队将确定的贫困户按照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缺资金致贫、缺技术致贫、缺劳动力致贫、自身能力致贫、智障残疾致贫7种类型分户建档立卡,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精准扶贫:
因户施策,对症下药
在五郎溪村部门口,摆放着一排《贫困户脱贫对象“一户一策”公示榜》,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劳力、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一看五评法”得分、脱贫方式、当年收入等都逐一详细列出。
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制定了五郎溪村3年扶贫工作规划,明确了时间表和线路图。 (下转9版)
出台“一户一策”扶贫措施。对86户331人贫困对象,逐一确定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保兜底等“5个一批”扶贫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脱贫时间表。
针对不同原因和类型的贫困人口,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逐一拉单子、明任务、定责任,落实“10个到村到户”,即产业扶持到户、生态移民到户、低保兜底到户、医疗救助到户、教育培训到户、危房改造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金融服务到户、结对帮扶到户、党员示范引领到户。
在村民谭诗林的金银花基地里,他正在对自己种植的5亩金银花进行培管。他告诉记者,因妻子因患癌症去世,家里欠下了10多万元债务。去年,徐守盛书记与他商量脱贫办法,并鼓励他“攒劲干”,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走上了种植金银花致富之路。
全村所有的贫困户都明确了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省、县、乡3级帮扶责任人。他们结穷亲、献真情、出实招,深受贫困户的好评。
“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贫困户姚茂岩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县委书记曾佑光对他家进行结对帮扶,去年种植金银花、葡萄、蓝莓等8亩,仅养鸭一项收入近万元。
“住新房,搞种养,全靠干部来帮忙。”贫困户龙克明对镇党委书记杨凯程结对帮扶赞不绝口。杨凯程帮助落实了危房改造,还帮助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发展蓝莓、养牛、养猪等种养殖业,当年收入过万元。
“帮扶需要真情,还要精准。”费志勇介绍,驻村扶贫工作队精心挑选了蓝莓、黄桃两个新的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采取“公司+村支委+专业合作社+基地+合伙人+农户”的开发模式。合伙人由组长和2至3个能人组成,组长是基地负责人,基地与公司签订供销合同,与农户签订收益分成协议。
村主任谭厚军介绍,每个村民小组都建立了一个不超过20亩的蓝莓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建在村民小组,将产业规模适度缩小,便于管理和监督,提高生产效益,保障利益联结机制的落实。新的模式调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的积极性,目前,全村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57亩,黄桃种植面积达到410亩。
精准脱贫:
精算细账,注重实效
杨家寨组李应铁,全家4口人,种植金银花3亩,收入4500元,儿子在深圳打工收入2.4万元,两项收入2.85万元,人均7100元。
凉亭坳组谭明生,全家3口人,养猪出栏32头,总收入2.1万元,人均7000元。
……
2015年12月25日晚,五郎溪村村部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不时传出阵阵掌声。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正组织召开年度脱贫评议会。公布预脱贫户2015年的经济收入细账。经过评议,26户贫困户高高兴兴地签字脱贫“摘帽”。
“我们找准了脱贫的依据。”费志勇说,参照人均年收入2850元新的脱贫标准,经户主认可申报、工作队和村干部上门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以“一看五评法”的得分情况作为分年度脱贫依据,确定了26户102人2015年脱贫。
“我脱贫,我感激。”谈起自愿签字脱贫,村民张良友说,是“一户一策”让他感受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张良友妻子因病住院欠债2万多元,女儿、儿子在外地读书。工作队出面帮助报销部分医疗费,减免了部分学费,帮助办理小额扶贫贷款,种植金银花、蓝莓等,当年养猪收入1.5万元。
“穷在深山有远亲,感谢省委徐书记,五郎溪村来扶贫,3个精准传佳音……”采访中,一位村民唱起了当地群众自编的歌谣。歌声和着五郎溪涓涓泉水叮咚声,在山谷中久久缭绕回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奉永成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