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著名作家陈忠实去世 一个电话让陕西汉子与湖南结缘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叶竹 编辑:胡芳 2016-04-30 10:49:56
时刻新闻
—分享—

  三湘都市报记者 叶竹

  “长篇写作,是一种最孤苦伶仃也最诚实的劳动。”4月29日上午,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病在西安逝世的消息震惊文艺界。长篇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的成名著作,不过说到他与湖南的情缘,不得不提及湖南文艺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陈忠实的散文集“处女作”——《告别白鸽》。

  与湖南结缘

  湘版《告别白鸽》面世始末

  著名出版人邓映如先生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在1998年出版《告别白鸽》时的责编。回忆起1997年10月与陈忠实的初次相见,邓映如依旧满心感激。

  “我没有想到,他为了见一位远道而来的编辑,竟推迟了前往长安县修改《白鹿原》的行程。你知道吗,当时修改《白鹿原》远比见一位未曾谋面的编辑急迫、重要啊,如果不能如期修改好,那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可能就失之交臂了。”其实,在见面之前,邓映如仅与陈忠实通过一个电话。

  见面后不久,邓映如就收到了陈忠实寄来的书稿,1998年1月,《告别白鸽》正式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陈忠实收到样书后很是满意,笑称这是他的散文集处女作。此后,台湾也推出了繁体字版。邓映如介绍道:“其后的各种版本的陈忠实散文,最主要的文章还是来自这本《告别白鸽》。”

  忆当年创作

  得益于在农村生活的20年

  陈忠实的大半生都在自己的老家——西安灞河边的白鹿原上度过。从儿时上学,到后来当民办教师,又调动至区文化局工作,从没有离开过那一片土地。“我的创作正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二十年。那是我对中国乡村的体验、理解及生活积累最重要的时期,对农民世界的了解和感受,为我后来创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44岁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如果50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做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

  1993年,51岁的陈忠实出版了成名之作《白鹿原》。为了写《白鹿原》,陈忠实从1988年4月搭笔,到199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封笔,历时近四个年头,草稿和复稿中的近百万字都是在其祖居的乡村家里完成。他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道,“长篇写作,是一种最孤苦伶仃也最诚实的劳动。”

  陈忠实生平简介

  陈忠实,出生于1942年8月,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文论集《创作感受谈》、中篇小说集《初夏》、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12月,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叶竹

编辑:胡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