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彪(右)检查指导计量实验室工作。
4月28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签订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
图表
王珊 王诚
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关心;衣食住行购乐游,处处牵连。这副对联形象反映了计量工作与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十二五”期间,为让计量更好地服务民生,全省质监系统以实施计量惠民行动、深化强制检定、加强商品量监管、开展专项检查、推进节能减排能源计量为重点,着力抓好民生计量工作。从加油站到大马路,从学校到医院,从集贸市场到普通家庭,从供能单位到耗能企业……计量检定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惠及了千家万户。
【编者按】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100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在国际计量大会(CGPM)上,米制公约签约日被确立为世界计量日。
今年的5月20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动态世界中的计量”。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计量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十三五”期间,湖南计量工作又有哪些规划?本期专题将一一解读。
计量惠民行动:拉开民生“服务网”
水电表有没有误差?买菜是不是少秤?家门口测的血糖血压准不准……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5年来,全省质监系统深入开展了“推进诚信计量、构建和谐城乡”、“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等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超市、医疗机构、眼镜店、出租车公司、超限检测站、计重收费站和水电气供应单位等10个重点行业开展了诚信计量宣传、自我承诺、免费服务等行动,为百姓生活护航。
据统计,5年来全省共引导并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4700多家,发放宣传材料近11万份,组织培训1.1万余人次,免费为6345家(次)乡镇和中小学校提供计量服务,免费为1.3万余家(次)企事业单位提供计量器具检定,深入社区、乡镇、学校和企业开展计量惠民咨询服务1515场次,为人民群众免费检定血压计、体重秤等家用计量器具16550台件。计量惠民行动的开展,让老百姓感受到了计量带来的实惠,人人关注计量、人人关心计量的社会氛围愈加浓烈。
基层医疗
对522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的23万台(套)医用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维修调试32270台,责令停止使用2009台件,有效控制了医用计量器具“带病上岗”现象。
集贸市场
对1120个集贸市场的6.6万余台件商贸衡器实施免费检定,在216个市场设置公平秤285台,保障了集贸市场的贸易结算准确。
计量器具强检:把好贸易“公平秤”
2015年度全省重点管理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统计表
计量器具名称 检定数量(万台件) 检定合格率(%)
加油机 2.4857 99.0
衡器 9.1219 89.6
出租车计价器 5.1227 97.0
电能表 190 99.8
水表 36 98.2
燃气表 18 99.7
医用计量器具 6.7529 93.1
加油机、商贸衡器、出租车计价器、水电气表(一机两器三表)等计量器具涉及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贸易结算,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了确保这些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质监部门完善强检档案,健全强检制度,加大强检工作力度。5年,共强制检定在用计量器具1120万台件。对不合格计量器具采取了责令其停止使用、返厂维修和行政处罚等措施,确保了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定量包装商品抽检:撑起消费“保护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定量包装商品销售逐年增加,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形式,为了杜绝故意短斤少两、克扣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的发生,质监部门连续5年组织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每年抽查了大米、食用油、电线电缆、农药化肥等36 类定量包装商品,共计抽查生产、经销企业8105家,定量包装商品23968批次,净含量检验合格20838批次。通过采取对抽查的不合格产品处置到位、对不合格企业整改到位、对违法行为处罚到位等“三到位”的后处理措施,我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合格率逐年稳步攀升。
19次计量专项检查:打造市场净化器
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器具存在的突出问题,质监部门协调各方力量,重拳出击,严整严治,对商品贸易、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等领域,5年共组织开展19次计量专项检查,累计出动人员1.2万多人次,检查商场超市、居民小区、生产企业、气站油站、计重收费站点等各类单位2万余家,抽查水电气表、加油机、计价秤、交通监控设备、医疗诊断设备等民生计量器具20.6万余台件。对利用计量器具作弊、故意短斤少两、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共累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71份,查处计量违法案件318起,有效地净化了市场,规范了秩序,保障了公平。
助推节能减排:当好生态“先行军”
随着雾霾肆虐、重金属超标等事件持续发酵,碧水蓝天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唤。质监部门以完善能源计量工作体系为基础,以实施能源计量技术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了能源计量工作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提请省政府出台《湖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综合能耗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标准,为我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和技术保障。
先后对128家耗能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免费开展计量器具在线检测、锅炉热效率测试、水电汽能平衡测试等活动,提高企业能源计量水平;组织能源计量专家举办以“计量助推节能”为主题的巡回讲座,开展“管理节能”免费现场巡诊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完成65家工业企业能耗限额标准对标、能效测试任务;先后对45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了能源计量审查;对40家省直大型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湖南)已实现水、电、气等不同种类能耗数据的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测,现已接入825家用能单位能耗数据。
一图读懂《湖南省计量发展规划》
让“菜篮子”、“米袋子”消费得明明白白;为追求碧水蓝天提供计量支撑;为湖南“质”造、湖南创造加足马力;为生命安全撑起计量保障……《湖南省计量发展规划(2015-2020)》为湖南未来五年的计量全景描绘了一张美好蓝图:
●→ 1. 监管“加码”守护民生
强制度。启动《湖南省用能和排污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检定校准机构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建立计量预警机制和风险分析机制,制定计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倡诚信。推进计量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并培育3000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严监管。建立健全计量违法举报奖励制度,加大计量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8%以上,城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计量器具、环境监测用计量器具、行政监测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总体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计量器具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 2. 服务提质助跑产业
围绕我省产业布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十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工程机械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环保产业、汽车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等计量中心。
建立我省产业计量信息化管理和交流平台,开展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加快形成对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使用及回收的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助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 3. 夯实基础 强化支撑
新增国际互认的计量检测校准实验室20个、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10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个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个。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
能源资源计量在推动节能减排、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重点耗能企业基本实现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实时、在线采集。
●→ 4. 统一标准 减少壁垒
新建一批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需求的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5%的量传和溯源需求,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计量标准30项以上,取得国际互认的检测校准能力达到800项以上。
●→ 5. 瞄准前沿 给力创新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新材料、纳米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开展在线测量、综合量与多参数测量、特殊量测量、极端量测量、软件测试等方面的计量测试方法研究。
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研制战略新型产业等领域急需的标准物质30种以上,完成5项以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20项以上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和计量器具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王珊整理)
计量给力湖南“质”造
5月6日,湖南迎来了轨道交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由长沙火车南站开往黄花机场的长沙磁浮快线启动载客试运营了。
这是我国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也是目前世界上规划线路最长的中低速磁浮线路。它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代表了“中国制造”、“湖南制造”的国际水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车株机第一次大展拳脚了。被誉为“轨道交通火车头”的中车株机,一直是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代表作”。近年来,先后获得新加坡、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南非、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27个项目订单,订单金额累计超过300亿元。
中车株机的产品为何能赢得世界的信赖?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计量是保证质量、提升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我国动车组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马其顿动车组项目中,中车株机在国内首次采用低地板设计技术和铰接式转向架,首次在出口动车组产品上按照欧洲标准采用三级防撞设计。面对全新的技术要求,中车株机人运用先进仪器,对上百个尺寸和数十个几何工作面进行了测量。其中某些关键尺寸误差,不超过0.01毫米。正是这样的“较真”,让株机产品有了让人信服的精准度,助力中国电力机车和其他轨道交通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车株机人深知,没有一流的计量管理,就无法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为攻克难题,抢占制高点,公司不断提高计量理化校准/检测能力水平,建立了具有行业高端水平的工业工程测试与研究实验中心,包含计量校准实验室等四个大型实验室,以此保障参数、产品领先。严格的计量控制,成为株机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准的测量研究,成为了株机创新发展的源泉。
【延伸】
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诸多学科赖以发展的支柱,也是质量工作的基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工业、商贸、医疗,再到最尖端的高新技术领域,计量时时刻刻都得到实际的应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一辆汽车,往往需要数百家企业协作生产,没有量值准确的计量作保证,产品组装就会出现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土壤酸碱度、盐分、水分等的测试,无一可离开计量工作。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任何一种武器,从研制、设计、试验、定型到生产,都离不开计量。精确的计量往往为开拓新的科学领域充当向导。
计量是“中国质量”的基础,是“中国创造”的助手,也是“中国品牌”的必然条件。要提升湖南“大质量”,计量同行、计量先行,势在必行。 (刘天胜 王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珊 王诚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