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5月24日电 题:湖南湘江新区挂牌一周年:在容错机制中种好改革“试验田”
作者 刘双双 杨湘徽
5月24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南部的坪塘片区,世界唯一悬浮于深坑之上的冰雪主题乐园正在紧张施工。
吴智,一个戴着眼镜、讲话斯文的项目技术总工程师,每天都要坐着工程电梯到达矿坑中部,再步行几百米到坑底察看施工情况。
吴智及其团队所要改造的矿坑系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几十年长期开采留下的“难题”:一个宽度达400米、深100米的废弃水泥矿洞。
原本是让人头痛的历史遗留,却被大胆的创意“扭转”:将冰雪乐园建在矿坑之上。未来,游客可在深达百米的巨大矿坑内观赏工业遗址实景,头顶上还“悬浮着”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与水结合的室内主题乐园。
这是一个经过反复斟酌、修改的创新型设计。设计方案最初过度追求前卫,导致技术难度过高、建设成本太大,湘江新区在审查时发现并及时调整了设计方案。
“刚获批一年的‘新生儿’,先行先试、允许试错至关重要,如此才能种好改革的‘试验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虢正贵认为,改革势必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厘清责任边界、让改革者轻装上阵,不仅必要,也能做到。
一年前的5月24日,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挂牌。在没有沿海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也绕不开内陆经济开放度偏低的短板背景下,湘江新区肩负着综合配套改革、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使命探路前行。
彼时,成都正全力打造西部开放高地,武汉在积极申报自贸区,形成被夹击之势的内陆城市长沙凭什么求“新”求“变”?
土地开发旧模式已然行不通,照搬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新区的外贸引进模式,对湘江新区而言亦不可行。在湖南省经济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朱翔看来,湘江新区必须用改革创新来求解。
在此语境下,湖南湘江新区推出了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投融资等“十大改革”;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路网建设等十个方面,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统筹融合发展“十统十融”的若干意见》,形成区域整体合力,实现优势叠加、错位发展。
在这片12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新区土地上,综合型生态补偿机制开始实施,力促现代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建设等改革探索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和推介。同时,鼓励新区范围区县、园区大胆改革创新,长沙高新区率先在湖南首推企业集群注册制度,其他园区在商事制度、产业模式、审批服务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改革创新孕育的新动能,正助推着高端资源、高端项目、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至4月,湘江新区签约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约1250亿元人民币以上,高端制造、金融总部、创新创意等大批优质项目入驻新区。
短短一年,一个新区的成长轨迹已现端倪。但在湘江新区管理者眼中,改革永远在路上。对于一块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试验田”而言,容错机制是更重要的创新。
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罪,容错不容偏,这是湘江新区在改革实践中坚持的三条容错原则。虢正贵表示,每一项改革都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本身就违背改革探索的内在规律。只有保障改革者总结经验教训、重整旗鼓的机会,才能去其忧、消其虑。
今年,新区将出台建立容错担责机制实施办法,并坚持集体担责的原则,把先行先试的失误与明知故犯、“非禁即入”的探索与有禁不止的顶风作案、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牟取私利的肆意妄为等行为区分开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双双 杨湘徽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