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意捞刀河 丰美北盛仓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康晓乔 实习编辑 陈佳婕 2016-06-13 10:11:53
时刻新闻
—分享—

“诗意原乡”卓然村,位于风光秀丽的捞刀河畔。

“诗意原乡”卓然村,位于风光秀丽的捞刀河畔。

王震故居,位于北盛镇马战村。

王震故居,位于北盛镇马战村。

《亚洲湖之歌》在村民广场十分醒目。

《亚洲湖之歌》在村民广场十分醒目。

北盛镇交通区位图。

北盛镇交通区位图。

 亚洲湖村全景。

亚洲湖村全景。(本文图片由北盛镇政府提供)

  编者按:
  
  今年以来,浏阳围绕“全国先进、全省样板”的目标,按照“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建设,突出抓好“环境优化、文化引领、产业培育”三大关键,致力将浏阳全域打造成为独具特色、极具魅力的大花园、大景区。
  
  通过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浏阳建设美丽乡村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乡镇——
  
  王文隆 施泉江 林湘国 罗定坤
  
  这里山横黛色,水带花香;这里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秀美的捞刀河蜿蜒数十里,斗折蛇行,孕育了一块富饶的土地——这就是有着“诗意捞刀河,丰美北盛仓”美誉的浏阳市北盛镇。
  
  初夏时节,雨后初霁的北盛镇,空气清新,芳草艳丽。周围乡村的田野一片斑斓:含苞待放的荷花还沉睡在小塘角落,凤仙花却露出了笑脸;栀子花排起了队伍,向前来的游客招手……
  
  美丽乡村亚洲湖,传说、故事与新貌
  
  捞刀河畔“亚洲湖”——一个美丽的村庄,一个大气的名字。
  
  稍有地理知识的人听到“亚洲湖”三字,自然颇觉神奇。
  
  名字确有来由!相传药王孙思邈飞天之后,来到这里一口最大的塘边,感慨写下:“夜看宛如半弯月牙,昼观犹似一叶新舟。”当地高人将此联的首尾四字组合成“夜昼”、“牙舟”。因此塘水面最大,又称之为湖,此塘便叫“夜昼湖”,又叫“牙舟湖”。经千百年口口相传,此地之名便演变成“亚洲湖”。
  
  据考,村名另一个来由是,捞刀河两岸因泥沙冲积成沙洲,河东有燕舞洲、窑里洲、产陂洲、泸渚湾;河西的沙洲在这几个洲中面积居第二,仅亚于燕舞洲,故名“亚洲湖”。
  
  古有传说,近有故事。驻足桑梓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起王震将军的故事。从北盛走出的王震将军有着浓厚的桑梓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他八次回乡指导农垦生产,鼓励发展桑蚕,开办丝绸厂……为感念王震将军的桑梓之情,30年前,当地老百姓在丝绸厂桑园旁种下两棵梓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丝绸厂已成为历史,桑梓却深植北盛的沃土,延续着当年的垦荒精神。
  
  今有新貌。如今的亚洲湖村,早非昔日可比。沥青马路穿村而过,新颖的文化墙,美观的花坛,漂亮的村民广场,令人目不暇接,还有篮球场、创意雕塑及亭台水榭等,流淌着美丽乡村的独特韵味,令人难辨城乡。“绿水青山,鱼肥稻香,和煦的阳光,崛起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热爱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神奇的亚洲湖村庄。”肖成武这个土生土长的亚洲湖村人,在《亚洲湖之歌》中激情赞美家园的蜕变。
  
  蜕变还在继续。这里正加紧打造农村改革展示馆,建设月牙湖,增设骑行道……我们见证着亚洲湖村的忙碌与火热,也被镇村干部要将它打造成“浏阳经开区周末休闲地、长株潭近郊度假村”的雄心壮志而感染。
  
  “诗意原乡”卓然村,引领休闲度假新风向
  
  缓缓流淌的捞刀河,在北盛拐了一道弯,留下如画风光。这便是北盛镇“诗意原乡”——卓然村。
  
  有河流穿过的地方,总是特别有灵气和诗意。从空中鸟瞰,卓然村宛若一颗皎洁的明珠,镶嵌在捞刀河畔。步入卓然村,静美里体验到自然与和谐,静谧中感受着喧嚣和躁动。近处,几只水鸭在山塘里扑通嬉闹,远处,几栋别墅在绿树间拔地而起。
  
  工地上,没有脚手架、没有砂石、没有多余的建筑垃圾和污水,一栋建筑面积约105平方米的远大别墅,5、6个工人大概只需8个小时就能完成主体工程。远大住工工程部施工负责人沙磊介绍,五栋度假别墅刚刚主体竣工,正进行内部装饰。
  
  该项目是途家网和远大住工依托北盛卓然山水生态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住宅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手段,在浏阳首批打造的既可私享自住、交换转让,还可运营增值的工业化绿色别墅。“实现住宅工业化、建筑产品化、旅游分享化的构想,从而向大众倡导‘自由、温暖、分享’的全新乡村度假生活方式。”远大原乡卓然项目负责人周源满怀喜悦,为我们道出他的憧憬。
  
  卓然村党支部书记汪新桥说,远大原乡度假别墅建成后,与之相配套的休闲观光产业也在建设中。目前已经引进湖南德人牧业有限公司,打造蒿山脚下千亩牧场;引进洞庭湖绿叶生态公司,开发捞刀河畔十里荷塘。
  
  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卷,在北盛捞刀河畔卓然村慢慢展开……
  
  久负盛名“北盛仓”,渐显丰美城乡韵
  
  从明朝开始,官府在粮食主产区设立中转税粮官仓,浏阳四大官仓东盈、南丰、西满、北盛应运而生。当年作为浏阳的四大粮仓之一,“北盛仓”有着厚重的历史,它也因此成为北盛镇的代名词。
  
  如今,只有北盛集镇老街小巷一垛断墙,还能找到仓墙的陈迹。
  
  老北盛朱汉湘说,说不清到底是从哪一辈开始在北盛镇上开药铺,现在他仍然在老街上经营着一家小卖铺。他认为,北盛逐渐形成集镇规模,是从捞刀河码头开始的。当时这里的水运非常繁忙。泮春、周洛等地的竹木扎成排,时不时顺流而下,一条条鳅船满载了食盐等日用品,组成编队、由机帆船拖拉着,逆流而上。小孩子们会对着河里经过的鳅船大声喊:“鳅船鳅船,两头溜尖,赚了饭吃,没有裤穿。”
  
  “记忆中老街并不长,只有三四百米。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街,每天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操着浏阳东乡话、平江话等各色口音的客商,或挑着担子吆喝,或推着独轮车吱吱呀呀响。”朱汉湘告诉笔者。
  
  如今,从紧邻的浏阳经开区出发,两条融城主动脉——健康大道和健安大道,正向北延伸至北盛。在园镇融合的推动下,繁华的北盛集镇正开启着园中新城的跨越。“整村推进亚洲湖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打造卓然村休闲旅游,整片建设马战村王震故居,整线开展永社路提质改造。”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谈起美丽乡村发展思路信心满满。
  
  “过乡里人生活,让城里人羡慕”,久负盛名的“北盛仓”,逐渐崭露出靓丽的城乡风景线,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丰美意韵。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康晓乔 实习编辑 陈佳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