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勤工俭学中国女生在蒙达尼合影。第2排右1为蔡畅,右4为蔡畅的母亲葛健豪。(资料照片)
蔡畅是从旅法勤工俭学中走出来的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有“巾帼领袖”之称。
1900年5月14日,蔡畅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是父母的第六个孩子。在故乡群山环绕的紫云峰下,她随兄姐割草放牛,栽花种豆,捉蝴蝶,采野果,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她的哥哥蔡和森和毛泽东友谊深厚,他们在长沙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在国内反响巨大。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启发帮助下,蔡畅懂得了许多救国道理,决定和他们走同样的革命道路。
1919年,蔡和森组织旅法勤工俭学,母亲葛健豪通过姻亲关系借了点钱,准备全家一同漂洋过海。次年1月30日,蔡和森、蔡畅兄妹及母亲葛健豪、好朋友向警予成为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二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来到法国马赛。
留学生活是艰苦的,由于发放的生活费非常有限,蔡畅一家人经常以马铃薯、空心粉、黑面包、大白菜果腹度日。但蔡畅精神上是充实的。课余工余,留学生们相聚美丽的蒙达尔纪公园,怀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分析国内外形势,争论救国救民之策。蔡畅开始不大发言,常静静在一旁倾听,细细体味同学们阐述的道理,后来,在泼辣大胆的向警予的影响下,也逐渐变得慷慨陈言、直抒胸臆了。
1922年,蔡畅由赵世炎、刘伯坚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为了方便党的工作,蔡畅从里昂转到巴黎,白天做工谋生养家,晚上做党的宣传工作。
李富春和蔡畅一样是湖南人,比蔡畅一家早几个月到法国。他们同年同月生,蔡畅比李富春大一个多礼拜。1922年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理论刊物《少年》月刊(1924年2月改为《赤光》半月刊)创刊后,李富春因为兼负发行任务,蔡畅因为负责旅欧支部一个党小组的宣传教育工作,两人经常在位于哥德弗鲁瓦大街17号的《少年》编辑部碰面,交往更多了,彼此也就更加熟悉了。
李富春在国内就听蔡和森说过他有个冲破婚姻枷锁到长沙追求新知识的妹妹,心中已是充满敬佩,再通过和她的交往,更是被蔡畅文雅的举止、自信的目光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好感;蔡畅也十分欣赏李富春开朗的性格、坦荡的胸怀和幽默的谈吐。
爱情的花朵终于到了绽放的时候。当葛健豪试探蔡畅对李富春的看法时,蔡畅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1923年3月的一天中午,在巴黎市区的一家咖啡店里,在邓小平的见证下,李富春和蔡畅用几杯葡萄酒完成了简单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李蔡联姻”很快就在留法学生中传为佳话。
此后,蔡畅与李富春一起携手走过了53年,直至1975年李富春辞世。这份坚贞的爱情,将永远铭记在后人心里。
(撰稿:省委党史研究室 肖湘娜 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 整理)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