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周仁 毛主亮
7月4日凌晨2时10分,宁乡县人武部值班室电话骤响:“沩水河出现险情,请求火速支援……”宁乡县防汛指挥部的求救电话声急促而紧张。
近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沩水河水势暴涨,成片成片的民房民宅被洪水肆意浸泡。获悉险情,宁乡县人武部火速召集30名应急民兵,出动2台冲锋舟、1台橡皮艇,紧急赶赴灾情最严重地段。
暴雨越发急骤,湍急的江面上一排房龄20多年的民宅成为江心“孤岛”,隔着洪荒水面,听不到任何呼救声。
“半夜河水突然暴涨,群众来不及提防。”宁乡县人武部政委田剑眉头紧锁,此时,他心里清楚:“天气预报显示暴雨还将强烈持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威胁将越来越大……”
情况危急,时间紧迫,宁乡县人武部官兵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电话打不通,水泥路也被淹没,唯一能判断群众所处方位的只有灯光,怎么实施救援?田剑指挥应急民兵骨干先行探路,开辟出相对安全的救援路线,顺着灯光一处处搜索。要找到群众,必须穿过一公里的滚滚洪流,然而此时,天色漆黑,水流情况复杂,洪水中还夹裹着杂草、树木等漂浮物,一旦绞住螺旋桨,冲锋舟就可能舟毁人亡。
次次抢险救援都少不了的操舟机手张德强,经验老到,他驾着冲锋舟一次次绕过激流,靠近“孤岛”。好不容易摸排好群众的驻留情况,却因为水流太急靠不上去,无法实施救援。官兵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情况紧迫,田剑果断决策:“在淹没的水泥路面用绳索串联,像拉纤一样将冲锋舟转移到可操作水域。”走在水泥路基上,洪流没过大腿,稍微偏离路基就可能被洪水卷走,官兵们牵着绳索拉着舟前进。
找好路径,冲锋舟开足马力向群众飞驰而去。当冲锋舟靠上“孤岛”,民兵的肩膀挺出来,93岁的杨老太太热泪夺眶而出,“我就晓得解放军会来!”
半夜从长沙市芙蓉区急匆匆赶来的李女士,看着年过6旬的父母和1岁多的小孩在洪水里被围困,隔着洪流,李女士两眼噙泪。刚把杨老太太送上岸的冲锋舟,又一次向“孤岛”驰去。戴科乡、胡光辉两个民兵骨干顺着近1米2深水浸泡的围墙根,摸索进李女士家,将老人和小孩一个个背上冲锋舟。小脸已经哭得通红的小孩一靠上穿着迷彩服的肩膀就破涕为笑。
上午8时50分,完全顾不上吃早餐的宁乡县人武部官兵又接到了大成桥村的告急电话,冲锋舟随着东风大卡迅速转战。由于洪水相对平稳,水深相对均衡,官兵们把群众背上舟后,自己在水里推着、拉着舟走,一次次循环往复,脚掌被泡出厚厚的一层白皮。
时隔3个小时,宁乡县人武部的冲锋舟又在玉河村横亘的“海峡”前停靠。这里水深的地方漫过腰际,为了把群众转移到地势较高的一边,官兵们通过手拉长绳带动渡舟,先后渡舟20余次,救援群众200多人。
直到下午3时,连续战斗了12个小时、饥肠辘辘的官兵们,却没一人顾得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面包。
告急电话一响,全体官兵又向玉潭镇转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小雷 周仁 毛主亮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