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勇军
通讯员 刘黎 蔡虹
7月4日晚11时许,记者紧急赶赴石门县维新镇中渡水村采访。因为这个村在连续暴雨的肆虐中,发生了山体滑坡。紧急转移出来的25户80多人安置的怎么样?人心稳不稳?成为了各级领导的牵挂。
当我们打着手电筒,踏着泥泞的山道进入这个村时,只见家家户户禾坪里都搭有1至2顶救灾帐篷。除少数帐篷里亮起灯外,大多数帐篷已空无一人。见记者不解,村民们解释道:由于天气炎热,蚊虫多,加上阴雨不断,转移出的农户生活极不方便。在镇村干部的号召下,大部分转移户已被村民们迎进了自己的家门。听说记者造访,乡亲们纷纷走过来,向我们倾诉着他们心中的感动。
村党支部书记覃正物,回忆起前两天发生的山体滑坡仍心有余悸,他感慨地说:“7月2日,联系我们村的田华副镇长和村主任盛绍林冒雨上山巡查到响水洞地段时,发现了五处断裂层,长200多米,深度1.5米,宽度40公分,情况十分紧急。报告镇里后,镇长朱召圣火速带领30名干部赶赴现场,村里也迅速组织了一支13人的应急分队,将险区的25户、80多人转移到5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到安置这些转移户时,这位当了20多年的老支部书记动情地说:“关键时刻,还是党员干部过得硬。”接着,他向记者讲述道:“镇党委书记夏永新6月下旬右腿患急性滑膜炎,本在医院治疗,但连续的暴雨使他坐卧不安,强行出院。山体滑坡后,他拄着拐杖到安置户家做思想工作,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慌。”
在村民盛星星家里,75岁的盛开喜噙着泪水告诉记者:“刚转移出来时,我和老伴还有一个小孙子在帐篷里只住了一晚,就被热心的村民盛星星接到了他的家里,一日三餐照顾得无微不至,心里真是过意不去。”说到这里,村民盛星星埋怨道:“老哥,你这就见外了,咱土家族人都是热心肠,谁家落了难,帮衬一下天经地义。”
村民盛绍岳是个70后农民,靠养羊刚建起三层楼房,他坦率地说:“我们居住的响水洞是省级地质灾害点,早就该迁移,就是舍不得刚建起的楼房。这次山体滑坡,镇里和村里的干部这么不要命地把我们转移出来,下次搬迁我第一个带头。”
这时天空又飘起了大雨,乡亲们赞誉干部的话也越来越多,说到动情处时,不少群众坚定说:“只要干部在,俺们就不慌,更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刘黎 蔡虹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