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瞄准内容为王 湖南动漫有望二次崛起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旻旼 编辑:王娉娉 2016-07-10 09:35:17
时刻新闻
—分享—

  刘春庆在指导员工进行电脑绘图。

  ■见习记者 蔡旻旼

  暑假来了,动漫迷们的福利也来了!7月15日至18日,2016第七届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展将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动漫月将围绕动漫、游戏、影视、文学、智能娱乐,开展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活动,旨在掀起新一轮动漫游戏热潮。

  近年来, 曾经名声大噪的湖南动漫像是乘着过山车般,一下从峰顶滑至低谷。十数年间,湖南动漫产业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和衰落?动漫湘军究竟怎么了?它又该如何发力谋求再次崛起?

  【现状】

  原创IP少,服务外包型多

  进入湖南山猫吉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仿佛进入一个妙趣横生的动漫王国。在这里,到处都陈列着各式各样印有“山猫吉咪”的产品,从杯子、饭碗、手机壳到笔袋、书包、拉杆箱,应有尽有。董事长吴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产品,在公司已开发了3000余件。

  2003年,《蓝猫淘气三千问》在全国各地热播,由其开发的衍生品动漫产业链日趋完善,一批动漫企业与动漫品牌因此崭露头角。吴晖就是在这个时候瞄准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他毅然卖掉了当时规模已排在全国前十的唱片公司,转而成立了湖南山猫卡通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动漫湘军的一员。

  “动漫行业是个很烧钱的行业,缺少经验寸步难行。”原本只是想通过打造属于自己的原创IP赚钱的吴晖,很快发现动漫这个行当并非想象中简单。

  吴晖告诉记者,团队成立之初的8个人在埋头做了半年后,连一分钟的动画都没做出来,创业半年投入的百万资金全部打了水漂。

  吴晖还发现,原以为是暴利的原创动画片卖给电视台根本不赚钱,最多只能收回10%的成本,要想赚钱必须在原创的基础上开发衍生品。

  吴晖告诉记者,公司每次开发新的衍生品都需要反复修改设计稿并入厂建模打样,而每一次建模后,又总会因为卡通形象上一个细节的误差重新修改再建模。几乎每一次开发新品都会经过几个修改建模的回合,而每次建一个模就需要成本8000元。尽管开发衍生品非常耗钱,但因为吴晖善于经营,所以“山猫”的衍生品业务经营得有声有色。“这样的衍生产品,我们已经开发了3000多种,大多数都出口到了海外,销量非常可观。”吴晖如是说。

  动漫公司究竟靠什么赚钱?吴晖告诉记者,湖南地区大多数动漫公司都在做动漫周边的服务外包业务。

  刘春庆和徐进是长沙木马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动漫周边的服务外包业务——帮其他有原创IP的公司进行动画制作。刘春庆告诉记者,由于开发原创动画需要大量的资金且风险巨大,所以他便带领团队通过承接外包业务的方式赚取费用,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同时他还带领小团队开发自己的原创IP。

  【难点】

  缺乏创意,人才外流严重

  上世纪90年代,湖南动漫产业在全国遥遥领先,不仅诞生了全国唯一的卡通动画“中国驰名商标”蓝猫,更因此开创了电脑无纸动画的先河。从2002年到2007年,湖南的动漫产业一直雄踞全国榜首,仅是“蓝猫”的各种衍生产品,每年的产值就有20多亿。2009年起,湖南动漫年产量从全国第一名一度跌至十名之外。

  “缺少专业人才是湖南动漫产业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刘春庆和徐进就是湖南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早期的员工,据徐进回忆,他们进入蓝猫时公司上下只有几十号人,而《蓝猫淘气三千问》火遍大江南北后,公司规模已经扩充到2000多名员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资本都瞄准了动漫行业这块大蛋糕。一时间动漫公司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来湖南挖人才的公司更是不胜枚举。

  “蓝猫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到了外地的动漫企业,至少也是副总经理级别。”徐进告诉记者,他亲眼见证了“蓝猫”帝国的分崩离析,在“蓝猫”播火的那几年里,不断有外地动漫企业来湖南挖墙角抢人才,“很多人或是架不住外面开出的高薪诱惑,或是想脱离公司带自己的团队,纷纷跳槽去了其他公司。”没过多久,曾经屡创辉煌的湖南“动漫湘军”便被分流到了全国各地,更有不少集中去了浙江、广东沿海地带。“浙江和广东的动漫产业之所以发展迅猛,就是因为云集了不少湖南早期的动漫人才。”

  人才流失造成了湖南本土动漫产业的青黄不接。“老人都出去了,新人又接不上。”刘春庆告诉记者,自从动漫产业火了之后,全国各地的不少院校都创办了动漫专业,学习动漫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具有原创能力的动漫人才却屈指可数。据徐进透露,整个动漫行业近年来的萧条与行业乱象不无关系。

  除了人才外流,吴晖认为湖南动漫产业的没落与融资难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原创IP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能不能火有时全看运气。一旦没火,就意味着全部的投入都付之东流。一旦大火,便迎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收益。

  【突破】

  内容为王,复出还需作品

  谈到动漫产业未来的机会在哪里时,徐进说:“动漫产业归根结底还是创意产业,只有好的创意和剧本才能够真正打动观众。”徐进告诉记者,他和刘春庆也一直想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原创动画。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另辟蹊径,将注意力集中放在“小而美”的微动画上。“长篇巨制耗资巨大,不适合初创型企业,所以我们集中注意力开发3-5分钟的微动画,这也符合现代人快餐式的收视习惯。”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开发动画表情包也同样存在机会,“现在大家都爱用微信,所以开发表情包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向。”

  无独有偶,吴晖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同样认为初创型动漫企业不宜贸然开发长篇原创动画片,而是应该靠创意取胜。同时,他还倡导投资方应该对动漫企业更宽容,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原创IP。“国外的动漫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因为他们的前期案头工作往往花费了六七年。而国内的资本讲求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回报率,从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动漫团队整体的制作时间,出来的成品自然会粗糙很多。”

  当记者问起如何看待湖南动漫产业的趋势时,吴晖表现得非常乐观。他说:“湖南的动漫土壤还在,只要政府多多给予政策支持,开放面向湖南原创作品的播出平台,鼓励开发原创产品,相信动漫湘军一定能够再次崛起。”

  人物专访

  支持湖南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动漫湘军去哪儿了?”自2009年起,在全国动漫行业整体滑坡的背景下,湖南动漫播出量从全国第一名跌至十名之外,动漫湘军一度陷入低谷。不过,经过几年的沉寂,凭借原创优势,不断学习借鉴外部经验,寻求跨区域、跨行业合作,湖南动漫有望实现二次崛起。

  “以后,希望不仅有电视湘军、出版湘军,还有动漫湘军。”7月15日,为期一个月的湖湘动漫月将开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金鸢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问:请问想通过举办2016湖湘动漫月达到什么效果?

  答:动漫游戏产业是我省新兴产业的代表,它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是非常高的,在我省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人才优势和创意优势,省委宣传部历来就关心支持我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动漫湘军”,成为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后我省又一文化产业的名片。为此,我省出台了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湖南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举办动漫月活动,对深化动漫游戏行业交流合作、提高湖南动漫游戏行业的地位、塑造大型区域性展会品牌、营造全民动漫娱乐的整体氛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积极支持,也期待今年的“湖湘动漫月”能吸取去年成功的经验,弥补发现的问题,办出新成效、形成大品牌,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弘扬主旋律。希望通过展会的举办,发现更多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并通过这些有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二是探索大融合。希望通过展会的举办,使我省的动漫游戏产业借力“互联网+”,实现传播载体的新拓展;结合AR、VR等新科技,实现产业的叠加和升级;通过上下游的对接,完善我省动漫游戏生产各环节的产业链条;通过跨界融合,把动漫元素植入到旅游、养老、休闲、医疗等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中去。

  三是打造大品牌。展会行业是新兴产业中极富成长性的产业,其周边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基于动漫游戏元素的展会又是大众参与度较高、即时消费需求较旺的。我们希望通过三年左右的培育,把 “湖湘动漫月” 培育成为强势展会品牌,打造成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高美誉度的展会。

  问:湖南动漫起步较早,一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年来湖南动漫节目的播出数量有所下滑,这是否说明湖南动漫整体滑坡了,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答:从电视动画播出量来看,我省原创动漫的优势似乎已风光不再,但这一现象是否代表湖南动漫产业整体滑坡了呢?我不这样认为。湖南目前有动漫企业150余家,原创人员130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原创动漫生产能力可达到5万分钟,这仍然是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至于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支持湖南的动漫产业发展,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

  从政策层面来讲,我们将注重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在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环境优化上给企业最大的支持;从宏观战略来看,我们会积极引导我省动漫行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通过动漫企业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全产业链参与的现代化产业集团格局;从扶持措施来看,除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支持,还将用好税收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等多种手段;从企业自身来讲,我也希望动漫游戏企业要主动适应发展的新常态,主动融入市场,靠优秀的作品和现代化营销赢得效益。

  ■记者 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旻旼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