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田甜 夏似飞
【百姓点题】
鹊山村村民尹建军:1995年村里开始实行“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可是这些年来村里人越来越多,新增在籍人口中有849人没有分到田。想种田的没田种,想流转又难以流转到大面积田地,难成规模、难出效益。而有些有田的,或是年老体衰,或是出去打工,田地白白地抛荒了。如果能把村里的田地整合起来,把想种田、会种田的人发动起来,让所有的田地物尽其用就好了。
【改革攻坚】
双季稻面积从800亩增至2800亩,粮食年产量增收1400吨,农民从不愿种到抢着种……
去年一年时间,宁乡县大成桥镇鹊山村发生的巨变令人惊叹,而这些改变都源于鹊山村探索出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
土地经营体系怎么改
“三权分置”给出解题思路
“搞土地合作经营其实是被逼出来的。”站在整齐的田坎边上,村党总支书记陈剑笑着说,2014年,一直在外创业的他回乡当选为村支书,全村4205亩田地,双季稻不到20%,还有90多亩田已经抛荒,“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问题很普遍。
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唤醒村里“沉睡的资本”?陈剑想破了脑袋,直到一条新闻带来了灵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农民要增收,村集体经济要创收。要解决村里的土地问题,就得按‘三权分置’的思路,开展村民合作经营,抱团创收。”陈剑认真研究了中央和省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以村为单位开展土地合作经营的方案。
在鹊山村陈列室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扉页,密密麻麻地全是关于土地合作经营的会议记录。“土地合作经营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很多老百姓不理解。”陈剑说,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村里一年时间开了900多次会,一轮轮听取村民意见、完善方案,终于得到了全村村民的认可
在鹊山村“两委”的引导下,全村4205亩耕地“化零为整”全部纳入村委会组建的土地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以每年300元的价格转租给本村56名农户入股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再由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按50-100亩的规模划分为若干生产片区,以同等价格转租给职业农民耕种,其他农民可以向职业农民租种农田。
自2016年起,租金按全村各农户1995年分田人口数为基数进行发放,有田有人的300元/人/年,“有人无田”和“有田无人”的按150元/人/年的标准,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整。“农民既可以拿租金,还能享受土地合作社的二次分红,如果愿意种地,还能再有一笔劳动工资收入。”陈剑说。
怎样种好田
一条龙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出效益
台子搭起来了,但关键还是要看戏唱得好不好。土地集中流转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看经营得好不好,能不能出效益。
陈剑介绍,为了确保村民种好田,村里建立了“村委会+宁乡营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河智能”的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
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营土地合作社,规范指导股份公司经营,确保想种口粮田的农民有田可种,保障村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
村民入股成立的营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农资服务、技术技能服务、烘干仓储加工服务“四大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种粮成本,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引入山河智能,建设农业综合机械示范园,为鹊山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有力保障;建设有机肥场,为本村农业生产提供优惠的有机肥料。
陈剑还拿出一张规划图,自豪地介绍,村里请专业机构进行了规划设计,将进行产业升级,由过去单一的水稻种植向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生态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让老百姓都富起来。
“既确保了农民的主体收益,又理顺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宁乡县副县长刘俊武认为,土地合作社实现了规模效率,提升了农村、农民对接市场的能力,打造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新样板。
谁来种田
新一代职业农民让老土地焕发新生机
田怎么种、怎么种好的问题解决了,还要选好种的人,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开展土地合作经营后,鹊山村的不少村民,包括在外务工或创业的年轻人又开始动了种地的念头,在2015年初的招标大会上,有100多户抢着报名,争当职业农民。
村里第一批挑选了60名身体健康、经验丰富、思维开阔的农民作为职业农民来培养,还选择了40多名年龄合适、技术成熟的重点培养对象,到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进行培训,学习现代农业、创意农业、电商农业,增强职业农民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对接技巧。
28岁的谢强承包了60亩地,在村里搞稻虾养殖。记者见到他时,他穿着短衣短裤,皮肤晒得黝黑,住在田坎边上的窝棚里,看起来像个标准的农民,可是毕业于湖南农大的他,一年前还每天穿着笔挺的西装,出入于深圳的高档酒店进行红酒销售。他坦言,是村里的土地政策把他拉了回来。
“一到周末全是来钓虾的人,这附近车都停不下。”谢强拿起一支肥壮的小龙虾,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不算水稻的收入,每亩田光小龙虾就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明年他打算承包300亩,要在田里种上荷花,田边种上瓜藤,让环境更美,吸引更多的游客。
尹建军现在“身兼数职”, 不仅租了110亩地种植双季稻,成为了职业农民,还入股15万元加入专业合作社,并被推举为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去年的收成不错,扣除成本,利润超过7万元,相当于在外打工两年的收入。”尹建军笑着说。
陈剑介绍,村里选中的职业农民全部是本村人,这是为了确保职业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更紧密、更稳固。希望通过培育有意愿、有经验、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改变以往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年多来,土地合作经营的效果如何?也许从一组数据中,我们能窥见答案。全村4205亩耕地全部实现双种双收,双季稻种植面积从800亩增至2800亩,水稻平均亩产达920公斤,2015年全村粮食产量3500余吨,增幅达66.7%。
通过土地合作经营,鹊山村释放了800多个劳动力外出务工,还有一部分选择留在家乡为职业农民打工,或者在合作社工作提供农业保障服务,而这些岗位都要比他们过去的收入高。
如今,“鹊山模式”早已经走出了鹊山,全国各地来鹊山村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在鹊山村的影响和带动下,大成桥镇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实现了整镇推广。今年宁乡县财政预算拿出2500万元奖励资金,在全县24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整村推广,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全县推进整村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全覆盖。
【改革心声】
宁乡县委书记 谭小平
土地合作经营改革是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田园的一种尝试,是一篇经济文章,也是一篇社会文章、政治文章和生态文章。推进土地合作经营,最直接原因是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但从更高层面来说,是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现实倒逼,是把准农村问题、盘活农村资源、活跃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田甜 夏似飞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