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下3米处 长沙市政工人挥汗保通畅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朝昭 余劭劼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2016-07-14 10:56:3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来到浏阳河大道施工现场,见证市政工人疏浚地下排水管网全过程

市政工人袁开文来自益阳南县,他在直径80厘米的排水管内猫着腰,手持能穿透一般房屋砖墙的特制高压水枪,仔细将管道内的淤塞物切割成“泥砖”,以便运出。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市政工人将“泥砖”从排水管中搬出。4个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只能疏通6米左右。这意味着,工人们持续一个星期的高强度工作才能换来两个井盖之间40米排水管的畅通。

  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从6月底开始,接连的暴雨让长沙的地下排水管网备受考验,而主城区未出现大面积内涝,这与全市市政工人的汗水密不可分——正是他们,在暴雨中全体出动紧急排除路面积水,确保道路畅通。要“排”更要“疏”,暴雨停歇间隙,完成疏通的管网将成为长沙迎战下一次强降水的重要保障。

  12日下午,记者来到浏阳河大道二环线高架东侧一处疏浚现场,芙蓉区市政局的四名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原来,这里的地下排水管由于遭遇车辆深夜偷排泥浆,管道内泥土已经完全板结成块无法走水,必须尽快疏通。

  当天地面气温将近40摄氏度,地下3米深的管道内更是闷热异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市政工人紧张疏通。

  有人将地下管网称作“城市的良心”——记者当天记录下的不仅是炎炎烈日下市政工人的“普通一天”,更是他们对这“良心”的守护。

  高强度:4名市政工人每天仅能疏通6米

  在浏阳河大道路边,泄水井栅格内积水还隐约可见。一辆市政工作车停在马路中央,旁边堆放着从排水管道里清运出来的泥块。

  当记者试图用手掰开这些泥块时,发现这些“泥砖”纹丝不动,全然不像寻常泥土般松散。

  “与其说是‘清’出来的,不如说是‘凿’出来的更贴切。”现场负责人王鹏向记者展示了刚刚打开检查的竖井照片,“当时整个井都被填满了,机械也只能垂直打通,其他的都要人工完成。”王鹏说,这种泥浆内含有一定比例的凝固剂,因此才会结成如此坚硬的“泥砖”。

  最终,芙蓉区市政部门决定采取人工操作高压水枪,打穿、分割管道内的泥块的方法,再利用工程车上的牵引钢丝绳一块块运出排水管。但如此坚硬的淤塞物要靠市政工人在井下操作,难度可想而知。负责清淤的4名市政工人如今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只能疏通6米左右。这意味着,工人们持续一个星期的高强度工作才能换来两个井盖之间40米距离的畅通。

  斗闷热:排水管内猫腰前行汗如雨下

  来自益阳南县的袁开文今年47岁,是芙蓉区市政局的一名一线工人,同事们都叫他“老袁”。

  老袁和其他三名同事负责这一路段的清淤工作,四个人分工很明确:其中一人在地面负责操作牵引钢丝绳,一人操作工程车提供动力,另外两人则在井下负责切割和往上运送泥块。

  老袁承担的就是难度最大的井下切割任务。直径80厘米的排水管内,他得猫着腰才能前进。手持能穿透一般房屋砖墙的特制高压水枪,老袁仔细地将管道内整块的淤塞物切割开,同时还要防止碎块飞溅到眼睛里。切割成块的“泥砖”则交给井下另一位同事,由他和地面的人配合将“泥砖”运出。

  作业2个多小时后,从井下上来的老袁汗如雨下。脱下防水衣,记者看到,他的市政工作服已完全湿透。稍微清洗一下脸上、耳朵里的泥垢后,老袁在树荫下稍作休息,手上一瓶矿泉水两分钟就见了底。

  “其实我在井下作业很少上来,一般就是上来吃个中饭,再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会儿。”老袁告诉记者,上下一趟不容易,防水衣一脱一穿也要浪费不少时间,“太耽误事。”

  采访中,工作车上用于牵引的钢丝绳突然停止了工作,地面上的工人赶紧停下作业,拿起水管给车辆冲水降温。“天气太热,别说人,车都受不了了。”王鹏说,浏阳河大道清淤工程从开始到现在,钢丝绳已拉断了四五根。

  赶进度:人民东路排水管疏浚将于年内完成

  除了质地坚硬外,这些淤塞管道的泥浆还有较强的碱性,老袁和同事的手因为长时间接触泥浆出现了溃烂,只能戴上医用橡胶手套,再用胶带封住手腕口以防止泥水进入腐蚀皮肤。隔着薄薄的手套,记者看到,老袁手指上的溃烂处依稀可见。

  芙蓉区市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五六年前,井下清淤还处于全人工时代,尤其是遇到较窄的井口,工人们几乎是趴在管道内用电镐破开淤塞物,再一桶一桶清理出来。如今虽然机械可以提供很多帮助,但仍然有不少工作必须靠市政工人的双手完成。

  据了解,今年芙蓉区市政局已经完成了远大路、滨河路的排水管清淤工程,人民东路的也正在进行疏浚,预计年内可完工。同时,芙蓉区也正在全区范围内加大对偷排等影响地下管网安全的行为综合整治力度。

  现在,经过老袁和同事清理过的排水管管壁已光洁如新。待工程全部完工后,浏阳河大道上的雨水就将从这里一路畅通流向旁边的河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朝昭 余劭劼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