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50公斤铅鱼“游”出水文数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张辰 王亮 编辑:刘飞越 2016-07-15 09:09:12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水文工作人员正在沩水河边用多普勒剖面流速仪测流。长沙晚报通讯员 王亮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彭玮蔚 实习生 张辰 通讯员 王亮

  7月4日,注定是个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闪失的日子。2-3日入汛以来最强暴雨突袭长沙,3日水府庙水库开闸泄洪。面对复杂的水情形势,长沙水文局4日17时果断预报:湘江长沙站将于5日12时出现警戒水位36米左右的洪水。

  从4日12时05分到17时30分,三道洪水黄色预警及时发出。果然,湘江洪峰如期而至,洪峰水位达到35.92米。长沙水文局作出的4个准确水文预报,为长沙抗洪保卫战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

  湘江水位瞬息万变,如何准确预测水位?水文预报对于防汛工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昨日,记者来到市水文局进行了一番探访。

  逢暴雨需每小时监测一次湘江水位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湘江风光带的市城区水文水资源局,这里是监测湘江水位的前哨。

  “一般来说,重要河段、城镇、堤垸一般会划定警戒水位,警戒水位一般都是依据当地水文站的水位监测数据来划定。”市水文局水情科科长陈春明介绍。

  “水文员工的主要任务是观测水位、流量,下雨时还要观测降雨量和蒸发量,每逢暴雨天,甚至每小时都要去外面监测一次。”市水文局监测科科长周下平说,过去水文监测都是靠实打实的人工测流,水文员工需要把铅鱼(沉入式水文仪器)绑在船上,再行船至河心测试。现在在不能架设缆道的河段,利用ADCP(多普勒剖面流速仪)放在三体船上去江面跑一个来回,流量数据就出来了。

  150公斤铅鱼通过电脑指挥自如

  记者跟随长沙城区水文水资源局局长梁文胜来到湘江边,准备对雨量进行监测。只见梁文胜将人工雨量筒里收集的雨水倒入量瓶后,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量瓶上端,视线对准U形水位的最低线,得出准确的数据。而水位的测量是在水文站边水流较顺畅的河段操作,需要蹲下来仔细地观察水池桩,记者蹲了半个小时,就感觉腿脚酸痛。

  在浏阳市双江口水文站,工作人员拿出一条重达150公斤的铅鱼,并将水下控制器固定在铅鱼尾翼。看到记者穿着一件浅色衣服,工作人员连声提醒:“小心些,钢丝绳上都打了黄油,莫把衣服弄脏了。”这么重的铅鱼如何控制呢?原来,它全部通过电脑控制,所有的水文数据可在控制台电脑上显示。“感觉像小时候玩遥控直升飞机一样!”

  独自在野外断面坚守6小时

  7月2日以来的连续降雨,让宁乡黄材水库达到了超汛限水位,能不能加大泄洪量?市水文局立刻提供了一张清晰的黄材水库库容曲线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马上下达调度命令,黄材水库的泄洪量由5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100立方米每秒。

  而这些准确的数据都来自位于沩水上游的横市水文站。从7月4日19时开始坚守横市站,水文女职工刘婕独自在那荒郊野外的断面上坚守了6个小时。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在这次防汛决策中作用巨大。”市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易瑾瑜说,之前我们一直没有沩水上游的水文数据,建了横市站后,我们能准确掌握极端暴雨天气下沩水上游的洪水情况,为黄材水库开闸泄洪、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张辰 王亮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