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 实习生 谈馨
在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仍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甚至比平常更忙碌。7月27日,湖南日报记者跟随生命“守护神”——120急救员的脚步,记录他们不平凡的日常工作场景。
争分夺秒,烈日下奔波抢救生命
“有任务了,赶紧走!”7月27日上午9时50分,长沙120中心医院分站,急救医生陈俊辉接完电话,叫上司机任力就往外冲。
记者钻进急救车,一股热气立即包裹全身,透过毛孔拼命地往身体里钻。
急救车上了韶山路,有些堵,每个车道都挤满了车。“大热天出任务,最让人烦躁的不是天气,而是拥堵的车流和无视急救车的驾驶员们。”司机任力告诉记者,时间就是生命,但“生命”的流逝往往就在这车流里。
10时7分,急救车顺利开到了患者住的18栋楼下。下车,陈俊辉拿起急救箱,任力抱着担架,就往楼里跑。
因为天气炎热,92岁的曾大爷出现了乏力、发烧等症状,连喝水都困难。陈俊辉赶快上去检查生命体征,基本的检查和医疗处理后,大家把老人转移到担架上。
小区的电梯空间有限,抬着担架很难侧身进入。陈俊辉指挥病患家属先进入电梯控制电梯门,然后小心翼翼地挪到电梯内侧,稍稍地将曾爷爷的头侧担架抬高,想利用电梯的最长对角线放置患者。
“小心脚!别弄到他脚!”担心另一侧的家属碰到老人,陈俊辉的语气里有些着急。尽管老人已经非常消瘦,但托举着担架的陈医生仍然有些吃力,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老人的双脚,直到安全出了电梯才放松下来。
在家属和保安的协助下,老人被顺利转移到急救车上,送入了湖南中医附一急诊科。
而陈医生后背上的衣服因为汗水的浸透,已经完全贴在了身上。
夜班带干辣椒提神,期待用责任心换理解
据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主任刘科宇介绍,酷暑和严寒是急救呼叫高峰期。一个白班出车最多可能达十一二趟。而值夜班几乎睡不了觉,来了任务随时出诊。
记者在120急救中心看到,这里是清一色的男性。因为没有配备担架员,每一位急救员和司机,日常工作还要抬担架、背病人,体力消耗非常大。遇上不通车的小巷和工地,需要步行进入。75公斤的陈俊辉就曾经抬过105公斤的患者,而另一位急救员聂医生,因为停电,提着担架从1楼爬到26楼。
“有时候晚上太困了,夜班司机就随身带一包干辣椒提神。”刘科宇说,这一行工作太累了,急救员交接班后哪儿也不想去,就直接瘫倒睡觉。夏天出外接诊,就仿佛钻进了一个蒸笼。好不容易等空调起了作用,又要下车救治患者。经常冷热交替,急救员自己也容易中暑。吃饭作息不规律是家常便饭,遇上车祸、工地意外事故的急救,他们往往要在户外待上很久,还要能抗晒。
自从担任急救医生以来,胡星接触过不少血肉模糊的场面,但更令他感到压力的是来自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
“最常见的是因为道路拥堵不能及时到达现场,病人家属每隔一会就打电话过来催,甚至怀疑我们不专业。”胡星说,一般采取就近、救急的原则送到救治医院,但有些人一定要去大医院,耽误了大量时间。
更让急救员伤心的是,有人拨打120很随意。“有时候半夜一两点,我们开车到达指定地点,求助人的电话却关机了。没有办法只能四周找一圈,实在找不到只能报告指挥调度中心,空车返回。”急救员们告诉记者,这样的空车情况还挺多,恶作剧是一种,患者自行前往医院,或者情况好转不用车了,像这样的情况,他们根本无从约束。
中午1时许,记者采访结束时,没有来得及吃午饭的胡星又接到了任务,他笑称借此机会减减肥,快步走出了急救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谈馨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