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陈经)“在百合花种植基地做了3个月,相当于我去年一年的收入。”前几天,浏阳市小河乡田心社区的精准扶贫户周才辉从牛形岭生态农场领到近万元工资。而在百合花短短十多天的赏花期间,周才辉的妻子通过售卖土特产,也赚了2000多元。
小河乡是浏阳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5个村(社区),省定贫困村占了两个,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留守的村民主要种水稻和烤烟,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作为株树桥水库的核心保护区,工业发展严格受限的小河乡保留了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带动精准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小河乡党委书记古长根表示,该乡抓住浏阳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通过提供扶持资金、贴息贷款等系列举措,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合力打造了以“四季花海”为核心的乡村游品牌,为贫困户开拓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今年5月20日,小河首届百合花文化艺术节开幕,短短十来天,接待来自长株潭及江西等地的游客四五万人,最火爆的一天达到8000人。超旺的人气,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畅销。玉针香优质稻米、“三黑”(黑鸭、黑兔、黑山羊)、土鸡、山楂片、旱果……这些原本养在“深闺”的土特产搬到田间地头,一度卖断货。
田心社区的百合花,皇碑村的向日葵,乌石村的牡丹花,潭湾村的菊花……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小河乡“四季花海”已现雏形。在一些乡里能人的带动下,村民初尝旅游脱贫的甜头。据悉,该乡220户精准扶贫户今年有望达到60%脱贫率,明年实现全部脱贫。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陈经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