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灾害频繁 原因何在——湖南防汛抗灾热点解析(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康晓乔 2016-08-02 09:25:52
时刻新闻
—分享—

  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

  基础设施水毁严重

  制图/张杨

  ■编者按:

  今年以来,湖南强降雨过程特别频繁,水情汛情险情特别严峻,社会各界特别关注。湖南水旱灾害为何如此频繁?水利建设“利”在何处?汛情暴露哪些“短板”?围绕这些热点问题,湖南日报今起连续刊发“湖南防汛抗灾热点解析”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柳德新

  防汛,几乎贯穿了整个7月。7月29日6时,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持续27天超警后,终于退出警戒线,创下自2000年以来超警水位持续时间最长的记录。从入汛前的3月开始,今年强降雨过程如“车轮战”,一轮接一轮。

  7月下旬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启动“高温烘烤模式”,后期仍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的复杂局面。

  从今年防汛抗灾的大势可以发现,湖南水旱灾害频繁,原因何在?

  一、特殊地形地貌容易致灾

  “湖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气候特征,决定了湖南水旱灾害频发。”省水文局副局长宁迈进认为。

  “湖南是一个东南西三面环山、朝东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中部丘岗起伏、北偏东开口为湖泊平原。”宁迈进说,正是由于这种地形特点,全省96.6%的国土面积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后,最终经过四水水系汇流到洞庭湖。

  一方面,山地、丘陵和岗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且红壤、黄壤分布广泛,山洪易发区点多面广。在强降雨作用下,山洪汇流快,易造成河堤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每年汛期,全省各地都发生上千起山洪地质灾害。1999年以来,全省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员,绝大多数是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

  另一方面,洞庭湖既要接纳湘、资、沅、澧四水的来水,也要吞吐长江三口的来水,多个口子进水,仅一个口子(城陵矶)出水,易发流域性大洪水和内涝灾害。7月3日16时城陵矶站水位超警后,洞庭湖洪水长时间“高位盘整”,多个内湖内河水位也居高不下,湖区渍涝灾害严重。一旦湘、资、沅、澧四水的洪水与长江洪水“碰头”,洞庭湖区防洪就将面临极为恶劣局面。1954年、1998年大水,都是长江洪水与四水洪水叠加所致。即使四水中两条水“碰头”,也易造成洪涝灾害,而且这种“碰头”几率更大。如1996年只有资水、沅水洪峰组合,洞庭湖区溃决堤垸145个。

  水患频发的同时,旱灾的频率也不小。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全省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以上,同时,因南岭山脉起着明显阻隔作用,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北进,特别是从广东登陆的台风大多对我省影响有限,湘南易发生高温干旱,并以衡邵干旱走廊最为突出。1950年以来,几乎年年都有干旱,其中全省性旱灾10次。2003年、2013年特大干旱,都是由南向北迅速蔓延。

  二、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汛情尤其特殊。我省今年梅雨期比往年相对要长,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下旬基本结束,持续近40天。从湘南、湘西南到湘西北、湘北,倾盆大雨将很多地方浇了多遍。

  “今年以来,全省造成洪涝灾害的强降雨过程就有13次。”省水文局水情处处长李炳辉说,不仅降雨频繁,而且强度大、雨量多、汛情急。

  3月19日开始的湘江“桃花汛”,使得我省今年提前11天迎来汛期。6月19日,暴雨袭击湘西北,桑植县周家垭站24小时降雨达309毫米,酉水石堤站连续11小时水位陡涨近12米。

  越是后半夜、节假日,越是暴雨如注,增加了防御难度。

  “当时的雨,真是瓢泼下来!很快就涨水了!”说起7月4日凌晨的洪水,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安山村党支部书记徐克先仍然心有余悸。徐克先的房子,半夜被洪水冲垮了,但由于转移及时,全村无一人员伤亡。

  “24小时降雨50毫米以上,为暴雨;降雨100毫米至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省专业气象台专家邓晓春介绍,今年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今年7月1日起的4天内,全省降雨1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9.1万平方公里;24小时降雨最大值为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站336毫米,重现期约500年一遇,超过1996年最大值,接近1998年最大值。

  暴雨过程多、洪水频发,导致一些县(市、区)重复受灾,全省有103个县(市、区)重复受灾,其中12个县(市、区)受灾5次,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水毁严重。

  “我省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450毫米上下波动。今年以来的降雨已达1144毫米,也不排除后期降雨减少的可能。”宁迈进说。

  三、人类活动加剧水旱灾情

  “除了暴雨频繁,人类活动也加剧了水旱灾情。”湖南省防汛抗旱督察专员陈文平告诉记者。

  侵占河道行洪断面,导致洪水没有出路,河道安全过流能力降低。资水干流、湘水干流及浏阳河、汨罗江、涟水等,河道设障现象尤其严重。据省水利厅数据,1996年以来,全省水域面积年均减少6.11万公顷。

  水土流失加剧,削弱了土壤蓄水能力,放大了水旱致灾能力。根据湖南省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63%。水文专家介绍,流失的土壤转化为泥沙,被地表径流搬迁,形成泥石流,导致河床抬高,水库、山塘、渠系淤塞,增大了水旱灾害风险。

  由于人为影响及规划建设的滞后,城市防涝体系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经常出现“看海”现象。伴随城市发展,原本具有蓄水调洪功能的河流、洼地、池塘、湖泊被填占或阻断,水面锐减、河湖分割、水系不通,雨洪没有出路,积水成灾。我省现有29个建制市,城区水面率仅4.6%,且地面硬化过多,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增大了地表径流量,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内涝。同时,地下排水管网规划不全、标准不高,很多管道雨污合流,老化失修,排涝能力有限。2010年以来,29个建制市城区发生涝灾400余次,其中比较严重的涝灾60余次。今年7月初,宁乡县和益阳城区、赫山区泉交河镇等城镇均遭受严重涝灾。

  公众防灾避灾意识薄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7月1日开始的暴雨过程,总计造成14人死亡,全部是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所致。省防汛办分析,除了转移不及时、不坚决之外,根本原因在于:乡村随意挖山切坡情况较多,人为留下屋后山体滑坡隐患,或者违规占用溪沟建房,山洪暴发时直接处于泄洪通道而致灾。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