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利珍:抢救危重症孕产妇 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放 潘湘华 陈秀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2016-08-03 09:24:06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中的张利珍。 长沙晚报通讯员 潘湘华 摄

工作中的张利珍。 长沙晚报通讯员 潘湘华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彭放 通讯员 潘湘华 实习生 陈秀

  卫生系统有“最苦最累妇产科”的说法。今年52岁的张利珍,在这个劳动强度特别大、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岗位上干了整整30年,现任宁乡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在同行眼中,她就像一名铁打的战士;在产妇心里,她更像一位可亲可敬的知心姐姐。她始终不忘从医的初心和共产党员的本色,坚守在基层医院平凡而辛苦的岗位上。

  【先锋故事】

  “艾滋病人也有做妈妈的权利”

  对张利珍的采访约了好几次,她始终说“抱歉”。7月22日清晨,记者终于等到她肯定的答复,“今天只计划了4台手术,下午两点可以抽一点空。”

  记者如约来到宁乡县人民医院产二科时,却被护士长朱海燕告知,张利珍早上7时进手术室,目前还在进行第6台手术。“产科就是这样,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太大,医生每时每刻神经紧绷,随时准备手术。”朱海燕说。

  终于等到张利珍从手术室出来,短短1个小时的采访,她的手机响起了11次,每个电话都与产妇、手术有关。“自然分娩大多晚上发作,宁乡的危重症孕产妇基本集中到我们医院,我每天做10多台手术是常态,经常24小时连轴转。”去年张利珍的门诊量达到1.4万人次,月均手术120台,全年参与危重症孕产妇抢救100余次。

  有一次,张利珍自己接受了腹腔镜手术,第二天得知科里一名产妇产后突发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她怎么也放心不下,不顾家人同事的劝阻,忍着疼痛走进手术室。产妇得救了,已经忘了疼痛的张利珍才发现,由于过早下床活动,她的腹部出现了一块块淤青。

  今年3月,24岁的孕妇黄婷(化名)出现先兆流产症状,住进宁乡县人民医院,产检中发现她HIV检测呈阳性。张利珍热情地接诊,告诉她只要采取规范的阻断措施,完全有可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6月,怀孕仅29周的黄婷突然发作入院,经检查是前置胎盘,必须剖宫产。手术中一旦因为血液、体液、羊水污染,或者被针头、手术刀、剪子刺破皮肤而发生职业暴露,医生就有可能被感染。几名同事劝张利珍,以这名孕妇的特殊情况,完全可以建议她转到上级定点医院。张利珍说,这名孕妇经济条件不好,到定点医院花销加大;转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也会增加她的心理压力。

  “艾滋病人也有做妈妈的权利,如果你们有顾虑,手术我来做。”在张利珍的帮助下,黄婷的宝宝平安出生。这些年,张利珍共为8名艾滋病产妇安全接生,接生的其他传染病产妇不计其数。

  【他人眼中的她】

  她在抢救病人中度过50岁生日

  @朱海燕(宁乡县人民医院产二科七病室护士长):张利珍主任不仅忙于本院的工作,还担任了宁乡县产科急救中心主任,经常需要赶赴县域内其他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指导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张主任50岁生日那天,全家请同事在医院门口的饭店聚餐,菜刚上桌,她就接到120急救电话,流沙河镇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她立即坐上120急救车,在抢救病人中度过了50岁生日。

  【记者对话】

  “看到产妇的笑脸,心就融化了”

  记者:您大部分时间给了工作,家人有没有怨言?

  张利珍:我最愧疚的就是儿子,从小到大几乎没为他做过一次饭,没给他辅导过一次功课。小时候,他不是在姥姥家,就是在邻居家吃饭睡觉,读初中开始一直在学校寄宿。儿子小时候经常埋怨我,但他长大后慢慢理解了妈妈的不得已。我爱人是我们医院的外科医生,他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记者:产科工作这么繁重,您有没有想过换一个科室,或者转行?

  张利珍:说实话,在儿子小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过转行。特别是儿子每一次生病时,都靠我父母照顾,觉得亏欠他们很多。但是,每当看到自己接生的产妇向我露出笑脸,尤其是危重症产妇转危为安时,我的心就立刻融化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放 潘湘华 陈秀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