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8月2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陶杰 唐兰荣)昨日,在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东阳渡、酃湖等3个乡镇的葡萄园里,果农忙着采摘葡萄。茶山坳镇大昌村兴晖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浩介绍,每天来自广东等地的客人多,等着刚采摘的葡萄装箱。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珠晖区是全省最大葡萄种植基地。但随着城市建设推进,葡萄基地逐渐减至3000亩。为振兴传统葡萄产业,近年来,该区加快土地流转,优化农业结构,葡萄种植由城区转向茶山坳镇金甲、东阳渡街道红星等村。目前,全区葡萄产业基地达5500亩,居衡阳市第一。
过去,珠晖区所种葡萄以“巨峰”、“红瑞宝”为主,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底至8月初,造成滞销。近年来,该区依靠科技助推葡萄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种植户优化品种。区农林局组织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负责人,到湖南农大、南京农大、上海永祥葡萄园参观学习,邀请高级农艺师授课,委派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先后引进“醉金香”、“阳光玫瑰”、“夏黑”等新品种,全区葡萄品种改良面积达40%。
同时,珠晖区大力推广生产新技术。区农林局牵头组织种植大户,对新建葡萄基地由水平棚架式栽培变为高宽垂“Y”型架,这样通风采光良好,结果部位提高,病虫害减少;同时,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推广应用避雨设施、节水灌溉、果实套袋等。
目前,珠晖区已形成酃湖、茶山坳、东阳渡3大葡萄主产区,今年,该区葡萄总产量可达1.1万吨,销售额可达2.2亿元,果农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今年7月下旬,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第三届“湘葡绿品杯”葡萄品质评比现场会上,该区兴晖果蔬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夏黑”无核与“醉金香”葡萄获得金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陶杰 唐兰荣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