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旬失地农民写70万字手稿 记录浏阳河畔乡土和家园故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胡媛媛 陈飞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2016-08-09 09:59:18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陈飞

  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洗脚上田后,不是打牌消磨时间,而是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浏阳河畔的乡土和家园故事。这段时间,家住芙蓉区东岸街道杉木村的邹世和火了,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用30年时间完成70万字的故事集,起名为《浏阳河之波》。“不是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的人,真写不出。”大伙感慨。

  70万字浓缩浏阳河畔乡土故事

  慢慢翻开A4纸装订的手稿,你能读到生长在浏阳河芙蓉段的名人典故,更有邹世和在80年的人生里见证的乡土和家园故事。

  “芙蓉区浏阳河东岸片区,是长沙最早出现共产党员活动身影和足迹的地方之一!”邹爹骄傲地翻开手稿说。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东岸片区的抗日游击队员,不少是邹爹的左邻右舍。“那时我才几岁,晓得日军如果是4人一组出现,就是出来运送东西的,如果只有一人,就是去侵害百姓的。”邹爹至今记得,游击队员们将计就计,男扮女装引日军上钩,等其进门后就瓮中捉鳖。

  长沙和平解放的前几日,等待过河进城的解放军队伍就驻扎在包括邹爹家在内的许多农户家中,“解放军吃的是粟米,我从来没有见过,便拿一碗白米饭去换。没想到炊事员给了我一大勺粟米,却对白米一粒不取。”60多年后,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解放军仍让邹爹记忆犹新,并将此作为了文稿素材。

  除了传奇故事,邹爹生活了一辈子的杉木村,故事中也常提及。“以前的杉木村以盛产冬瓜闻名,扁担长的大冬瓜都是‘杉木出品’。”邹爹幽默地说。

  勤写30年,翻破几本字典

  70万字的手稿脉络清晰、故事性强,口语化的行文显得有生趣而接地气,但邹爹还是红着脸悄悄告诉记者,他只有小学文化,能记录下这么一本厚厚的故事集,一靠几十年来穿梭浏阳河两岸,听了一肚子故事,不少只要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二来少不了字典帮忙,这些年他翻破了好几本字典。

  说起提笔初衷,邹爹坦言当时是为提高文化水平。写着写着他发现,这么多流传在浏阳河畔的典故和家园故事确实值得一书,作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财富。“1985年动笔到去年底完成,足足写了30年。”邹爹笑道,听故事时他基本是靠心记,回到家中再忙也要第一时间整理出来;有时候忙农活太辛苦,早早睡了,半夜醒来想起还有故事没有写下来,立刻翻身下床。

  为了让故事集的内容更可读,邹爹四处拜师,文化程度高的邻居几乎都被他拜访过,一篇故事几易其稿更是常事。

  想写第二部,记录家园新变

  记录浏阳河畔乡土和家园故事的《浏阳河之波》问世后,邹爹曾想过就此搁笔。不过,现在的他又有了新念头:“现在这本我打算作为第一部,只要写得动,还会有第二部、第三部。”

  邹爹坦言,现有的手稿以记录过去的故事为主,厚重但少了点现代感。这些年,从他身居的小村落到整个浏阳河流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新景新事让他又手痒痒起来。

  “虽然告别了土地,但我和老伴每月能领取失地农民补贴,生病了还有医保,小日子过得蛮不错。”邹爹说,近年他还出国旅游,这可是以前在土里刨食时想都没有想过的。家门口的变化,更让老人津津乐道。曾经只有黄土杂草的浏阳河畔,如今已变成风光带,刚建成的隆平水稻博物馆更成为长沙新的人文名片。

  “这些变化我都要写到新故事里,让大伙不忘过去、珍惜现在。”邹爹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胡媛媛 陈飞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黄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