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主题乐园迎建设热潮 未来发展或可期

来源:新华网 作者:邵一婵 编辑:王娉娉 2016-08-17 15:47:44
时刻新闻
—分享—

株洲方特欢乐世界内景

  新华网长沙8月17日电(邵一婵)暑期进入后半程,各大主题乐园也正值旅游旺季,成为许多家庭亲子出游的首选。近年来湖南省主题乐园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多家主题乐园已开园运营,填补了湖南市场多年的空白。已开业和在建的主题乐园也都力争进行产品开发和运营的升级,以在逐渐加大的竞争压力中寻求突围。

  湖南主题乐园迎建设热潮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湖南主题乐园建设起步较早,长沙世界之窗1997年便开始试营业,但随后较长时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直到近几年才开启了新一轮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已开业和在建的大小主题乐园有十余家,包括早期的长沙世界之窗和海底世界,2011年开业的株洲方特欢乐世界,2014年开业的长沙柏乐园,2015年开业的常德欢乐水世界、岳阳平江亚马逊水上乐园、株洲云龙水上乐园,以及今年刚开业的益阳猪猪侠主题乐园、湘潭龙盘大观园花海乐园等,另有在建的长沙湘江欢乐城、长沙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益阳海洋城、岳阳洞庭湖欢乐世界、常德卡乐世界·OCT华侨城等。

  1997年营业的长沙世界之窗正式拉开了湖南主题乐园市场的序幕,与其毗邻的海底世界也于2000年正式开业,两者形成聚合效应,一度成为长沙著名旅游景点,是湖南早期主题乐园的典型代表,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均维持在百万人次以上。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寂之后,2011年,位于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的株洲方特欢乐世界正式开园,作为华强方特布局华中的重要一站,株洲方特以其先进的第四代主题乐园元素,为湖南主题乐园市场增添了新的色彩,也成为了株洲旅游市场的新名片。据方特相关负责人透露,方特欢乐世界每天的游客接待量基本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湖南的主题乐园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较少,其市场空间之大毋庸置疑,近年来诸多主题乐园抢滩入市与政府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息息相关,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扩大了湖南主题乐园的市场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各大主题乐园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明确特色 错位发展

  同质化是主题乐园建设发展的一大禁忌,幸运的是,湖南的诸多主题乐园在为游客提供基本的游乐设施的同时,也在结合各自的特色定位,努力打造自身独有的亮点,进而实现错位发展,呈现出相对多元化的特征。

  株洲方特以科幻和动漫为主要特色,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景区内可以看到,整个园区内的游乐设施均以各类卡通动漫形象为布景,并设有专门的卡通城堡,散发着浪漫童真的气息,与欢乐世界的主题相契合。此外,园区内的飞越极限、星际探险等项目则融合了科幻元素,利用高科技让游客现场模拟和体验逼真的探险经历。

  坐落于柳叶湖景区的常德欢乐水世界则以水为主要元素,是湖南唯一一个建于湖心岛上的水上主题乐园。园区内的项目大多以水为载体,包括欢乐水寨、彩虹赛道、高速滑道等。欢乐水世界自去年开业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夏天旺季之时,游客排队现象已不足为奇。

  长沙湘江欢乐城以雪域乐园为重要组成部分,现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据了解,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以一座废弃的采石矿坑为建造基地,地块最大高差近100米,将建众多冰雪游乐设施, 2018年上半年,湘江欢乐城将建成并对外开放。另外,在建的长沙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益阳海洋城等其他主题乐园也均设有特色项目。

  不难发现,目前湖南的主题乐园的亮点和定位各不相同,尤其是2011年以来,随着株洲方特、常德欢乐水世界等的相继开业,不仅填补了湖南主题乐园市场长时间的空白,也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湖南主题乐园得以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错位发展,并形成聚合效益,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未来发展:产品创新 运营模式优化

  尽管湖南主题乐园目前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但随着全国及省内主题乐园建设的蓬勃兴起,各大园区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据美国AECOM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建的主题公园约有59个,预计到2020年,将有约64个主题公园建成运营,新建数量赶超美国、日本。

  此外,主题乐园的建设投入普遍较高,株洲方特欢乐世界总投资25亿元,常德欢乐水世界总投资20余亿元,长沙柏乐园一期投资10亿元。事实上,高投入和较低的产出是国内主题乐园普遍面临的问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国内3000余家已开业的主题乐园当中,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实现盈利。

  由此,在主题乐园市场饱和度较高的背景下,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至关重要,而运营模式的优劣与否则与园区的盈利息息相关。据了解,湖南主题乐园目前的产品大致包括三类,即景观及游乐设施,文艺表演和园区活动,其中以景观游乐设施为主,基本没有衍生消费品。

  长沙世界之窗可谓是湖南主题乐园市场的开山之作,开业后拥有着较高人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游客反映景区内的部分建筑和设施稍显陈旧,受欢迎程度不及当年。株洲方特虽然融入了一定的科技元素,但其游乐设施却较为单调和普通。

  产品的单一性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二次入园率,也关系到园区的盈利模式,使得园区容易沦为“一次性消费品”,收入来源也局限于门票和景区内的一次消费。相比之下,迪士尼的衍生品产业链则涉及电影、乐园、邮轮、服饰、出版物、音乐剧、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公开数据显示,迪士尼乐园60%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

  但可喜的是,湖南主题乐园在产品多元化的道路上也一直在摸索和前进。株洲华强文化基地以方特欢乐世界为基础,并依托云龙示范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发展旅游商业小镇及创意、动漫、数字电影、游戏软件等文化科技产业,形成产业链;长沙世界之窗则与湖南广电密切合作,利用电视节目提高知名度,并适时推出各类园区活动和文艺表演,吸引游客;常德欢乐水世界在水上游乐项目方面积极挖掘,并与其周边的柳叶湖景区,白鹤小镇遥相呼应,让游客体验一站式旅游休闲服务。此外,在建的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则以电影为载体,包含电影拍摄、旅游、文化、教育、商业等多种功能产品。

  不难发现,在诸多主题乐园纷纷布局中国旅游市场的浪潮下,湖南各大主题乐园也在审时度势,明确目标定位和受众市场,力争在全民旅游时代赢得相应的市场份额,而如何进一步丰富产品,优化运营模式,留住和吸引更多游客则是湖南主题乐园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完)

来源:新华网

作者:邵一婵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