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宁乡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贫困户搬新家,我们来帮一把”爱心募捐活动,并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大家积极伸出友爱之手,踊跃捐款捐物。照片均由宁乡县农业局提供
为让困难群众真正地“挪穷窝、脱贫根”,宁乡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建设“千手爱心大屋”,确保全县所有符合易地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长沙晚报记者 谢春年 通讯员 范婷
“大半辈子都过去了,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8月19日,在宁乡县青山桥镇困难户搬新家的现场,家住该镇永锋村的范桂初瘦弱的肩膀随着他的哽咽细微抖动,手捧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和新房钥匙,他的感动无以复加。这一天,青山桥镇首批81户贫困户拎包入住“千手大屋”。
如何让他们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除了政府的财力投入外, 宁乡县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携手奋力攻坚。为此,宁乡县委、县政府开展了“扶贫搬迁、爱心捐赠”活动。截至8月15日,共有46家爱心企业、7000多位爱心人士捐赠善款1797450元。已超过解决200户贫困户搬迁所需140万元的基本目标,而且善款还在不断增加,爱心还在不断汇聚!
搬新家
千手大屋内尽欢颜
青山桥镇位于宁乡西南边陲,而永锋村则是其边沿地带。范桂初一家三口就住在大山深处,半壁土砖房摇摇欲坠多年,夫妇两人以务农为生,年过三十的儿子没有一技之长,靠打零工养家,因贫困至今没有娶妻。范桂初告诉记者,自儿子成年后就不断物色儿媳,十来年了,每每有姑娘去他家,看到土砖房子就摇头转身。如今,看着自家宽敞明亮的两层小楼,范桂初的笑容从深刻的皱纹里溢出,他说:“有了这么好的房子,再给儿子娶媳妇,生活就圆满了。”
同一天,在青山桥镇“千手大屋”里,刚刚接过钥匙走进自己新家的肖爱莲眼里忍不住溢出了幸福的泪水。客厅里,液晶大电视里播放着节目,茶几上摆上了几样小吃;厨房里,液化气灶边上摆着粮油,旁边的电热水壶里烧好了开水;走到二楼,三间卧室里的大床被窝都铺好了,窗户边还特意摆上了为她正读高中的二女儿准备的书桌和台灯……16年前,丈夫不幸去世,含辛茹苦拉扯着两个女儿的她,此刻内心里激荡着苦尽甘来的感动和喜悦。
在青山桥镇千手大屋一期建成后,70余万元的家具家电统一配送、安装到位。青山桥镇花园村居民傅命良站在自己的房子里,看着眼前的一切,由衷感叹:“政策好啊,我们不花一分钱住进了三层楼房,自己被子都不用买一床!”
这一天,青山桥镇首批81户贫困户拎包入住“千手大屋”,到处飞扬着欢声笑语,久久不绝。搬进新家的81户困难户大都因病、因残或其他原因,与穷苦奋斗了大半辈子,而现在,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生活,喜极而笑、感动而泪,点点滴滴都是他们最真切的表达。
贫困户不用出钱也不用出力,就能拎包入住一应俱全的新居,正应了一句老话“盘古开天辟地头一遭”!
脱贫根
系列“千手大屋”项目正在建设中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幸福宁乡,是宁乡县人民的共同梦想,也是宁乡县委、县政府的共同责任。去年以来,面对全县仍有1.7万户贫困户未脱贫,还有822户2142人住房急需要搬迁安置的艰巨任务;面对这些低收入群体家徒四壁、朝不保夕、生活困难的艰难境况,宁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感到责任重大并一直在思考:怎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什么是脱贫最有效的手段?哪些是最迫切最紧要的问题?
为让困难群众真正地“挪穷窝、脱贫根”,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去年9月,宁乡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建设“千手爱心大屋”,确保全县所有符合易地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宁乡县以中心镇、特色镇建设试点镇为主要载体,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全力实施易地搬迁,目标是到2017年底,完成符合条件、自愿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搬迁任务,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宁乡县先后规划建设了黄材、青山桥、夏铎铺、沩山等七个“千手爱心大屋”。除了青山桥镇率先建成实现搬迁,目前还有一系列“千手大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822户2142人,其中2016年搬迁安置1280人,2017年安置862人。其中,黄材“千手爱心大屋”项目投入约4.25亿元,计划用地500亩,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7个贫困村、552户贫困户、1864人。目前项目一期20栋安置房已有16栋主体完成,9月份113户对象可以搬迁入住。与安置区一同启动建设的还有中心医院、学校等公共配套设施,中心学校将于今年9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为确保移民能在此安居乐业,已流转100亩农田用于搬迁户种植。在沩山乡集镇黄金位置沩山社区水竹组建设爱心大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到今年底,一期工程将完工并迎来96户危房贫困户共318人。
聚爱心
一床一凳撑起一片有情天
现在,青山桥镇、炭河古城两个“千手爱心大屋”已竣工,200户贫困户陆续搬进新屋。但是这些贫困户由于收入低微,家里不仅没有存款,甚至还有欠款,既没有地方借,也没有自己的收入,对于他们而言,哪怕是添置一张简单的桌子、一张板凳、一件电器都是非常之难。如何让他们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除了政府的财力投入外, 需要举全县之力,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汇聚各方资源,携手奋力攻坚。为此,宁乡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扶贫搬迁、爱心捐赠”活动。
为帮助贫困群体尽快脱贫致富,7月8日,宁乡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贫困户搬新家,我们来帮一把”爱心募捐活动,并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大家积极伸出友爱之手,踊跃捐款捐物,原计划半个月完成的募集任务,没想到短短三天就超额完成了。截至8月15日,共有46家爱心企业、7000多位爱心人士捐赠善款1797450元。
这满满的爱心,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无比感动。在这感动与被感动、温暖与被温暖之中,宁乡这个大家庭正演奏着一曲曲爱意盎然的最美和弦。
让人感动的是,各部门立刻积极响应,政府办负责活动组织的统筹协调,妇联设计了活动流程、准备了活动现场,扶贫办精心制作了宣传片、倡议书并在报纸上发布了贫困户信息,宁乡县民政局采购了物资,从6月23日下午布置到7月3日全部准备就绪。
让人感动的是,宁乡县农业局率先发起爱心募捐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捐助了33430元,随后各单位都积极组织募捐活动。
让人感动的是,企业纷纷加入献爱心行列,煤炭坝喜之源门业为每户捐助了美观大方的门;程帆能源为每户捐赠了燃气;农商银行为每户捐赠了热水器;沩山炎宇茶业董事长姜配良的丈夫,因患脑溢血已花费治疗费用60余万元,但她仍捐款2000元。
更让人感动的是,通过宣传发动,有7000多人参与到募捐活动中来,有的捐10元、20元,钱虽然不多,但他们大多为普通群众,有的是打工者,甚至是残疾人,可能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不太富裕,但却在奉献爱心这条道路上温暖前行。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次募捐活动充分体现了宁乡县人民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时代新风,体现了宁乡人民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谢春年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