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4日讯 “手机信号正常,但无法拨打和接听电话,我还以为手机暂时出现了什么问题,便没有在意。”家住长沙市宁乡县的黄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段“无法拨打或接听电话,也不能接收短信”的时间,有人冒名补办了她的手机卡,导致她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近10万元。
4月15日,黄女士手机突然出现异常状态,无法拨打电话,也不能发送和接收短信。黄女士丈夫反复查看手机,认为手机卡可能出现了问题。16日上午,黄女士到附近的移动营业厅补办了一张手机卡,手机恢复了正常使用。可就在她为同事转账时突然发现,自己名下的银行储蓄卡内近9万元不翼而飞。黄女士根据银行提供的流水单发现,其中卡内的89276元通过11次消费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北京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这些消费行为都发生在她的手机异常时间内,黄女士赶紧报警。
接警后,宁乡县公安局民警立即将被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涉案资金依法冻结。4月23日,警方要求该公司将资金返还给了黄女士。6月23日,宁乡警方在长常高速长沙高速路口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复制黄女士手机卡并盗刷她银行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3日上午,记者从宁乡县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以涉嫌盗窃罪对两名嫌疑人提起公诉。
■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赵婵娟 曹海波 实习生 杨丽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智芳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