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林遗址考古发掘将西洞庭地区文明史推进至4000年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编辑:刘飞越 2016-09-01 08:58:1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8月31日讯(记者 李国斌)记者今天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4月至8月底,考古专家对西洞庭地区的唐林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发现了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迹和文物,将西洞庭地区文明史推进至4000年前。

  唐林遗址位于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唐林村。今年3月,当地村民在遗址西部修建鱼塘,挖出大量新石器晚期石家河文化和西周、宋元时期的遗物。今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了近5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考古发掘领队王良智介绍,此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14个,灰沟17条,柱洞47个,房屋建筑基址2处,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出土文物以陶瓷器数量最多,其中包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石家河文化时期陶器,如多件较为精致的鸟形陶塑。据了解,石家河文化是青铜器时代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因发现于湖北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

  通过对地层堆积的分析,考古工作者们发现,该遗址从新石器晚期的石家河文化开始,历经商周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延续至今,表明该地区的文明发展是基本连贯的。王良智介绍,此次发现将西洞庭地区的文明史推进到4000年前,出土的重要文物填补了西洞庭地区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