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围墙后的市委党校,与周边的社区和道路融为一体。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彭玮蔚 通讯员 郑力
秋意渐浓,长沙迎来了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在晚饭后散步、锻炼成了更多市民的选择。此时的长沙市委党校变得格外热闹:教学楼前坪有人在跳广场舞,楼后有人在练健身操,校园绿化区内,市民们正三三两两地散着步。自今年4月29日正式启动拆墙透绿工作以来,市委党校拆掉了600米围墙和铁栏杆,安装了音响和照明灯,方便市民进校园散步和跳舞。同时,还改造了存在安全隐患的650平方米木栈道,增设了安防摄像头保障市民安全,邀请市民进入校园共享“绿色福利”。
回放
拆掉围墙600米,新开辟5条人行通道
位于天心区正塘坡路的市委党校创建于1949年9月12日。校园占地188亩,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7000平方米,绿化率达60%以上。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市委党校被誉为全国省会城市一流党校。
此次拆墙透绿工作,市委党校高度重视,成立了拆墙透绿增绿工作领导小组。从4月29日开始,市委党校拆除校园南向正塘坡路、西向万芙路沿线围墙600米,拆除铁栏杆143格、围墙柱141个,对校园内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水池木栈道650平方米,维修校园内木质椅45条。
“我们还新开辟了5条人行通道。并特别启动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工程,升级校园标识系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芳辉说,“拆墙透绿,使机关大院成为市民休闲文化广场的一部分,这其实是把居民群众当‘街区邻居’,拉近了政府机关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党委和政府的执政自信。”
回访
努力让被“解放”的绿地变得更美
秋日的艳阳散发着温暖的阳光,在微风的吹拂下,各种绿色植物随风舞动……近日,记者来到市委党校,只见原来约600米长、2米多高的围墙已不见踪影。
“我们就是想把市委党校机关大院打造成市民公园,让更多的市民都可以进来休闲锻炼。”市委党校行政处处长刘海军介绍,拆墙后,市委党校新种植红叶石楠1765株,努力让被“解放”的绿地变得更美。学校还购置了一大批木凳子,方便市民休息。
同时,由于前来休闲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潜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市委党校在水池周边增加醒目的警示标志以防小孩跌入,并新安装了安防摄像头,监控设备实现全方位覆盖。
市民感受
走进校园,绿色触手可及
上午10时,市民赵金福正带着孙子在党校内玩耍,享受秋日暖阳。“大家谁不想看到更多绿色呢!我们都知道市委党校的绿化搞得不错,可是以前都被围墙挡住了,要通过门卫才能进去。现在机关大院拆墙透绿,党校也变成了社区公园,我们都能进来散步,孩子们也能进来玩耍,肯定高兴啊!” 赵金福笑着说。
每天晚饭后去党校散步,已经成为家住市委党校附近的李女士的“必修课”。“学校里院子大,绿色植物多,车子也很少,我们走在里面既舒服又安全,大家都爱来这里散步。”
“院墙拆除,感觉非常亲切,也极大地拉近了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市民周先生说,如今,市委党校远看像公园、近看像花园、走进是校园,绿色触手可及。
记者点评
拆墙透绿让机关融入社会
市委党校拆墙透绿,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拆掉了权力的“围墙”,除掉了横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墙”。
拆墙透绿,既体现出政府的坦诚、公开和自信,也让政府的作风更亲民、更务实。拆除了干群之间的“心墙”,政府的大门向民众敞开,机关融入了社会,干部融入了群众,各类社会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政府自然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戴。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彭玮蔚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