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金融新中心崛起湘江西岸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王娉娉 2016-09-22 09:49:42
时刻新闻
—分享—

岳麓区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图为南北向主干道金星大道。

岳麓区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图为南北向主干道金星大道。

岳麓科技产业园里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长沙晚报记者 张禹 通讯员 罗纯 杨薇薇

  站在“十三五”开局的历史节点,岳麓区迎来了多重利好消息,尤其是一度被视为区域发展“短腿”的金融产业,正在焕发出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长沙打造“双引擎”、“双高地”的政策红利,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战略平台在岳麓区交会叠加,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加之省市区各层面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了金融界大佬纷至沓来。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鼎衡保险、吉祥人寿、三湘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已经进驻,还有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机构正在洽谈……

  8月26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在湖南湘江新区考察时表示,要集全省之力,把湖南湘江新区滨江金融中心打造成唯一省级金融中心,乃至区域性金融中心。而根据岳麓区委、区政府的规划,要与湘江新区集合发力,“六大功能组团”规划定位,落实“六大主导产业”的战略部署,突出“三大产业轴带”的引领作用。在最新出炉的岳麓区金融产业招商手册中,更是提出了“长沙西引擎 金融新中心”的全新概念。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前这副闻名天下的对联,如今正在见证着岳麓区的腾飞式发展,而金融产业的巨大推动力,尤其是省级乃至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更是为岳麓区插上了强劲的双翼。

  1 政策利好助力,金融新中心扎根大河西

  金融被称为经济皇冠上的明珠,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枢纽。健康、完整、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全省唯一的金融中心”这颗明珠落在湘江新区,而与湘江新区有着巨大地域交集的岳麓区,亦成为了滋养金融新中心扎根繁茂的一方沃土。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指出,要统一思想,打开思路,集全省之力,把滨江金融中心打造成唯一省级金融中心,并培育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他强调,打造金融中心要有明晰的战略定位,要从全省的战略高度来谋篇布局;要有高品质规划,既有总规,又有详规,既有商务配套,又有生活配套,严密规划,保证品质;要有战略定力,沉住气,耐得住,宁缺毋滥,打造精品;要有优惠政策、优良环境,形成人才高地,高水平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虢正贵表示,将进一步坚定推进全省唯一金融中心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从严制定规划,从优引进项目,做好人才、服务、配套工作,不断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加快金融中心建设。

  由此可见,金融新中心扎根大河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大喜事。此前,从国家、湖南省、长沙市乃至湘江新区、岳麓区,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而这些利好政策放水养鱼,为区域承载金融中心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升了中部地位,确定了以中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中部城市的发展基础。《湖南省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方案》将经济、金融发展提上了整体日程,促进湖南的整体发展,确立了湖南的金融发展方向。长沙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现代金融业。2014年8月,湘江新区公布《关于加快发展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确立了湘江新区发展金融产业的政策基础,提升辖区内金融发展的速度,促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2015年12月,岳麓区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确立了岳麓区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新出炉了鼓励金融机构入驻的优惠政策。

  “中部崛起是国家核心战略,中部崛起必然基于产业崛起,中部产业崛起依赖于金融资本化。”按照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的预见,长沙打造中部金融中心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2 新思路谋发展,现代金融成为新增长极

  谈到岳麓区,老长沙们的脑海里很容易浮现出“山水洲城”的一番美景。而在绿地集团长沙事业部总经理吴嘉毓的眼中,岳麓区则是一块发展的福地,他高兴地说:“绿地集团入湘6年来,已成功获取土地8块,项目遍及长沙各城区,绿地集团长沙事业部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岳麓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

  如今,岳麓区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一个崭新的岳麓区展示出迷人新风采。

  近年来,岳麓区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连续3年获评市对区绩效考核中心城区第一名,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三个“百强区”行列,相继获得国家级荣誉50项、省级荣誉68项,社会治理及区校合作经验分别获评2014年、2015年全国“年度改革十大案例”,谱写了岳麓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对照全市9.5%的增速,岳麓区略有超出,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速平稳,处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介绍,今年以来,岳麓区的生产总值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增长9.5%,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增长9.8%,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目前,全区443个年度项目均在有序推进,特别是涉及省市、湘江新区的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提速,这无疑为实现经济健康运行筑牢了顶梁柱。

  岳麓区将2016年确定为“产业发展年”,着力打造商贸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生、文化旅游、检验检测、都市农业等六大产业,主攻发展短板。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表示,一方面要顺应供给侧改革,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需求侧发力,促推项目建设大提升,实现更大能级的发展。

  “金融业要吃透中央、省市、湘江新区政策,紧密对接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平安不动产等金融机构,加快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建设。”岳麓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汇表示,现代金融业是岳麓区产业发展的短腿。从金融业对区级财税贡献度来看,岳麓区现代金融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今后,岳麓区将重点围绕滨江金融中心的建设,下大力气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互联网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进驻,致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目前,岳麓区驻有金融机构140家,其中银行125家。统计数据显示,全区金融业增加值总量从2011年的12.3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5.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2.2%提高到2015年的3.0%。金融业作为调结构主抓手的同时,对财税贡献度也在明显增强,2011年全区金融机构上缴税收0.71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的1.95%,2015年上升到4.1亿元和7%。金融产业总量与比重双提升,贡献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巨大,并正在成为推升岳麓区经济的新增长极。

  3 区位优势凸显,承载金融商务核心功能

  除了政策方面的扶持,岳麓区还具有诸多特色和优势,尤其是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

  岳麓区四通八达,区位交通便捷。岳麓区地处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的核心区,雄踞国家城镇化“两横三纵”战略格局长江横轴和京广-京哈纵轴的结合点,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简称“一带一部”),同时也是长株潭融合的重要枢纽,湖南省12个市州进入省会长沙的主要出入口。随着渝长厦高铁、京港澳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岳麓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重要互通节点,成为辐射中西部、连接东南亚的桥头堡。长潭西高速、长韶娄高速、绕城高速将全面激活湖南省和园区的人才、资本、资源的互通;西二环、南二环连通市区各地;京港澳高速西复线、沪昆高速迅速链接全国优势资源;未来随着长株潭城际轻轨的通车,一个立体化的交通信息动脉网将全面提速与时空的对接。

  岳麓区人杰地灵,科教人才汇聚。岳麓山大学城可谓高校云集、智力密集、人才汇集,集中了全国985、211工程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0位卓有建树的“两院”院士,12万科技人员,30多万在校大学生和66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教资源雄厚,人才资源充裕,是湖南长沙乃至中西部地区的“智库”所在地。其中,原湖南财经学院(现湖南大学北校区)累计向中国银行业输送了1000多位行长,这些人执掌了中国金融产业三分之一的天下,被业界誉为“金融黄埔”。

  另外,岳麓区的住宅、教育、医疗、商业配套设施完善,人气日益聚集。

  “随着金融板块布局不断成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岳麓区成为金融机构入驻湖南的首选地之一,初步形成了‘一区一路’的金融聚集效应。”岳麓区金融办主任罗纯介绍,作为岳麓区金融产业招商的重点之一,滨江金融商务区以良好的空间承载力、不断完善的基础配套力、标志性的楼宇吸引力,成为了省内外金融机构规划选址的重要地域,成功引进了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吉祥人寿、长沙银行等总部;正在积极对接长城资产、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地区性金融总部入驻;全力布点引进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消费公司、独立法人机构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态。金星路国际商务街区现代服务业气息浓厚,沿线目前已聚集了20余家金融分支机构及金融网点,拟引进更多的金融中介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较好地彰显了国际化商业街区特有品质。与此同时,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投资项目的逐步上马将不断拉升区域经济的活跃度,加之湘江新区和岳麓区在金融产业招商及产业扶持方面政策叠加的优势,成为岳麓区金融招商的重要筹码。

  4 展望未来蓝图,打造区域性金融新中心

  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战略平台在岳麓叠加发力,特别是随着湘江新区十年规划的制定出台,发展平台的全面整合,项目落户、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的利好叠加形成岳麓区崛起“加速度”。

  岳麓区金融产业的做大做强,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首先,有利于建设长沙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沙“一带一部”核心区优势,为实现跨江发展、双核驱动增添强劲动力。其次,有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新优势,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人才科技创新优势和自然环境生态优势,实现优势叠加、政策共享、功能互补、统筹推进,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服务功能强、基础设施发达、“两型”特色突出的国家级城市群。第三,有利于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核心增长极,积极探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形成错位定位、层次分明、协作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十三五”期间,岳麓区将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融共进”,着力新城国际化、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治理现代化、民生普惠化“五化同步”,突出发展商贸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生、文化旅游、检验检测、都市农业六大主导产业,打造泛岳麓山、市府滨江、环梅溪湖、洋湖大王山、岳麓科技产业园、莲雨含六大功能组团,加快建成秀美气质更迷人、创新气势更磅礴、发展气场更宏大、国际气息更浓郁的新岳麓。

  按照“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岳麓区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计划分“三步走”:2016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各项指标实现程度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至2018年,区域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跨入中部中心城区第一方阵;2019年至2020年,率先全省实现基本现代化。

  “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已经展开,各城市都在谋求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抢占产业、区位、政策的制高点,岳麓区正在成为这场城市竞逐中强势崛起的竞争者。”知名经济学家柳思维如是说。

  滨江金融中心缔造长沙“陆家嘴”

  在最新出炉的岳麓区金融产业招商手册中,滨江金融中心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滨江新城也将打造成为长沙“陆家嘴”。

  滨江新城坐落于中国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核心区,片区东临湘江,西至银杉路,南起潇湘嘴、北达北二环线,总面积6.7平方公里。根据《湘江新区总体规划》,滨江新城也是“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核心,主要承担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等功能,将打造成为具有产业支撑的复合型城市新中心,是湘江新区金融功能核心区。

  同时,滨江新城拥有8公里湘江旅游风光带,长沙最美江岸天际线,为城市稀缺资源!这里是长沙目前最长的滨水绿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将打造长沙商业旅游新名片。

  立体交通让滨江新城成为人财物汇聚中心。地铁枢纽“零换乘”可直达机场、高铁,3条地铁轨道线路实现片区全地铁覆盖,构筑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滨江新城内部规划有“三纵十二横”的路网,通过6条过江通道实现与河东的对接。

  滨江新城产业发展前景远大,配套三大国家级园区,金融市场空间广阔。湘江新区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三大国家级园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三大园区总产值达3000亿元,而滨江金融商务区将为三大国家级园区迈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提供重要金融支撑。同时,也将辐射环长株潭城市群,面向湖南乃至中部地区,打造具有广阔金融市场空间的产业金融中心。

  滨江新城产业规划展开了“一带一路一园”的蓝图。其中,“一带”指西岸商业旅游景观带,是长沙商业旅游新名片。西岸商业旅游景观带南起裕湘纱厂、北至三汊矶大桥,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渔人码头、湘江玖号、裕湘纱厂、凤巢游艇中心、滨江金融广场等商业经典;有机融合情景商业+岸线景观+湘江旅游,创造性地打造一条都市滨水旅游景观带将建成城市中心区的4A级旅游景区,是长沙有别于其他内陆城市的标志 ;荣获“2016年最期待的中国文化旅游商业新地标大奖”。“一路”指茶山路金融街,将崛起为中部地区新型金融中心的核心。茶山路金融街以地铁金融中心站为中心,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建筑体量近400万平方米,已有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长沙银行、吉祥人寿等众多金融机构总部进驻;五大核心功能区包括金融总部聚集区、金融后台服务区、新型金融示范区、金融商务休闲区、金融生活配套区;总规模60万平方米的滨江国际金融中心以328米的巅峰气势,屹立在湘江之滨,缔造中部金融地标蓝本。“一园”指滨江金融科技产业园,正在成为开放式金融园区与新型金融示范区。产业园位于福元大桥西,引入优势运营商,采用开放式园区模式,以生态圈的理念为产业构架;以金融后台为核心板块,聚集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公司等形成大金融圈,同时延伸金融概念,使金融业与高产值的新兴科技产业紧密融合,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滨江新城拥有顶级配套。其中,顶级酒店、游艇、滨水特色商业等专属配套包括: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平和堂等品牌商家,百年裕湘纱厂、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遗址,渔人码头、湘江玖号等特色商业,希尔顿酒店、JW万豪酒店、温德姆豪生酒店等顶级酒店,凤巢游艇中心、渔人码头、裕湘纱厂码头等游艇中心,以及德国、法国的签证中心;符合国际化人士医疗习惯、居住习惯、教育习惯的国际配套包括:滨江国际金融中心、保利西海岸、协信星澜汇、万科金域滨江、富基广场、恒大御景湾、奥克斯广场、当代滨江MOMA、绿地中央广场等10余所高端精英公寓,湘雅医院、口腔医院、湘雅健康管理中心、星医美、普惠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长郡滨江中学、中加学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师大附属学校、滨江小学等10所品牌学校,尽享长沙最优教育资源;区域能源中心、生态公园及智慧城市等两型城市配套包括:江水源热泵系统打造长沙首个生态能源中心,施家港水上公园、谷岳公园、坦山公园、古樟公园等公园,构筑拥有政务、金融、交通、教育、能源、医疗等八大智慧系统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量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江水源热泵、节能环保集成建筑、橡胶沥青等50多项两型技术。

  湘水孕明珠

  袁云才

  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经济领域的金融业,历来都被人们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何以如此?我想,大概基于三个因素:难度、高度、热度。因为摘取有难度,才凸显其珍贵价值;因为位置有高度,其光芒才撒播四野;因为关注有热度,才引来源源不断的追梦人。

  而今,集全省之力,把滨江金融中心打造成唯一省级金融中心。这一重要决策,犹如捅开一层窗户纸,阳光明晃晃地射进来,让工作、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无比振奋,也让所有长沙人充满自豪——不远的未来,在湘江之滨、麓山脚下的这片金融热土,将成为长沙的“陆家嘴”、湖南的“华尔街”。

  曾几何时,位处河西的岳麓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可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今的河西竟把一颗硕大的“皇冠上的明珠”揽入怀中,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魔力,捏塑出这一沧桑巨变?

  条分缕析地看,是好几股磁力交织的结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宛如巨浪,把湘江新区这个大皇冠推到了时代潮流的前沿;长沙打造“双引擎”、“双高地”的政策红利,有如细密的针线,把滨江金融中心这颗明珠牢牢地镶嵌在皇冠上;而高高筑起的三大战略平台,则如一双双巨手,将这颗“皇冠上的明珠”越托越高……

  神州有宝地,湘水孕明珠。这颗承载着三湘父老沉甸甸希望的明珠,昨天在湘江的沙滩边破壳而出,今天在“皇冠”的高度上茁壮成长,明天,势必在万众瞩目之中,愈加变得熠熠生辉。我们看到,近年来,伴随着滨江金融中心拔节而起的,是岳麓区不遗余力苦炼内功,在多方面向“高”字看齐。比如,楼宇经济高速发展,从过去的向地面要收成,变成现在向空间要效益;比如,择高枝筑巢引凤,一大批国内外金融巨头“空降”于此,总部经济潮水一般汇聚而来;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先机……正是这种高视野、高谋划、高要求,营造出了金融业腾飞的高起点。作为长沙的“西引擎”,现在,岳麓区又大力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融共进”,这势必进一步催发“西高地”的海拔增长。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站在山川的制高点,我们见到的是星城万家灯火的热闹景观;而站在经济领域的制高点,抚摸着那颗“皇冠上的明珠”,我们所见到的,必将是全省乃至中部百川入海、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今夜,我们在劳累中,枕着明珠的光环酣然入睡;明天,让我们早起,迎着那轮朝阳继续奋力奔跑,我们顶上的明珠,必然愈加光彩夺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