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奉永成
167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活跃在村组,农村厨师要持证才能操办宴席,小作坊食品严格流通方式……
在食品安全大监管体系中,农村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今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此专门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扫雷’专项行动”。9月20日,记者在长沙市望城区发现,这一监管“盲区”正被打破,该区在全省率先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构筑起覆盖到村组的食品监管网络。
167名协管员分布到村组
国庆假期将至,望城区西塘街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叶新球,开始在辖区范围内进行假期食品安全摸底,包括集体聚餐、食品批发部、食品小作坊等,一家家一户户,既调查摸底,也检查指导,确保国庆期间的农村食品安全。
像叶新球这样的协管员,在望城区有167名,覆盖了全区的所有社区和村民小组,他们除了需要负责食品安全问题、农村家宴备案外,还要负责食品企业的年检、年报、商标申报和政策宣传等,在食品安全宣传和指导上尤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在“农村食品安全‘扫雷’专项行动”中,像望城区以村支“两委”为依托,在村组聘请协管员担任“扫雷员”的农村食品安全村民自治模式正在逐步推行,目前全省推行食品安全村民自治村已达397个。
乡间大厨持证上岗
在农村,凡遇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孩子升学等,很多家庭都会自办宴席,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流动的农村厨师。这些农村厨师食品安全意识较差,且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对农村食品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
9月18日,长沙市首个农村厨师协会成立,将定期对乡间大厨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而在望城区,这种培训早已成为常态。乡间大厨们必须定期参加望城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免费培训和健康体检,掌握相关食品安全要求、法律法规和常见食品中毒应急处置等知识。今年以来,该局主办了5期农村厨师培训,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
体检、培训合格的农村厨师将建立个人档案,并发放上岗证,全区统一公告和公示,引导村民主办农村聚餐时选择持有农村厨师上岗证的厨师。
“管住了流动厨师和农村聚餐,也就管住了农村食品安全的源头。”望城区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局局长朱飞跃表示,把农村厨师纳入监管视野,也就是将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小作坊也要接受监管
靖港古镇上的小钵子甜酒,颇受游人欢迎。日前,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发现有一家作坊将小钵子甜酒简单包装后在市场上流通,当即上门进行制止。
“这些传统食品现做现卖还是安全的,但包装后流通就不能保证其安全性了。”望城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刘新良解释说。农村的豆腐作坊、酿酒作坊、炒货作坊等等,以前都是监管的“盲区”,现在也严密监管起来了。
为给农村食品安全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望城区还实行了工商、质监和食药监“三局合一”改革,去年10月成立望城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结束了过去多部门治理造成的“九龙治水、互相推诿”的尴尬局面。正是这样严密有力的监管下,全区连续5年来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奉永成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