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卢欣 时刻新闻记者 黎鑫 常宁报道
塔山瑶族乡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县,是衡阳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有瑶胞6000余人,占全乡人口50%以上。
从常宁县到塔山瑶族乡的路上,道路平整而狭窄,黄色的校车就能“占领”整条道路。在塔山瑶族乡的一天,最深刻的感受是这片土地还欠发达,但是,塔山瑶族人民正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走出大山,构建美好的生活。
常宁市从2002年启动了对塔山的移民安居工程,逐步把自然条件差、生产资料缺、生活贫困的瑶族同胞从山上移到了山下。如今,塔山瑶族乡已经建成了蒲村牛栏头移民安置点、蒲竹村森工站移民安置点、西江村志木田移民安置点、西江狮槽源安居小区,共安置纯瑶族同胞百余户。
西江狮槽源安置区是塔山瑶族乡最早的移民安置区。安置区被大山拥抱,中间有小溪流过,溪边的风车懒洋洋的转动。一排瑶族风格的房屋修建在离马路较远的地势较高处,人们正聚集在流动摊贩处买月饼。到达塔山瑶族乡西江狮槽源安置区时正值小学生放学,面对镜头,他们显得很大胆,做鬼脸、摆poss,然后跑远,丢下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大山中。
牛栏头安置区,宽阔的马路两旁修建了整齐的二层房屋,家家户户敞开门,门口摆着小板凳,你来我往地串门。房屋后有菜园,年迈的瑶族妇女戴着帆船形三角高帽在菜园采摘新鲜的丝瓜。
盘久红居住在西江狮槽源安置区,是最早移民下来的瑶族同胞,七年前,她还在半山腰上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她介绍,以前他们既没有耕牛,也不用犁耙,饿了就打猎、摘果子,全家的财产只有火药枪、斧子、锄头、柴刀和碗、锅、云鼎等几件简单用具。几根木柱,以小竹子或竹片织成围栏扎在木柱四周,上面覆盖茅草与竹片,三两户散居一处,每三五年又迁居别处。
2009年搬下来后,盘久红住进了新房子,房子对面就是学校,走两步就到了诊所,她告别了以前走十几里上学、有病得不到医治的日子。
“塔山瑶族乡是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瑶族脱贫的天堂。”瑶族乡是未经雕琢的自然瑰宝,生态旅游的好去处。西江漂流有“中华瑶乡第一漂”“湖南第一漂”之誉,天堂山景区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喜迎天下游客,是目前湖南省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广、品种最多、花期最长的天然花海,景区内坐落着衡阳第二高峰,云雾缭绕,闭眼呼吸,丰富的负氧离子沁透心脾。
正在修建的板角安置区2015年正式开工,一个配套设施完善、人口相对集中的新型集镇正在形成。安置区占地43亩,将安置154户489人,区内新建一个农贸市场,塔山医院正在扩建提质,按照总体规划,安置区离搬迁群众原住地不远,群众生产可以就近照顾。福塔、天堂山云雾、瑞丰、兴华等多家大型茶叶公司的高标准茶园、加工厂房坐落在安置区3公里辐射区内,同时可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生产、生活等问题。
“把他们从山上移下来,也要给他们生产生活的技能,保存瑶族文化。”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彭小冬说,让移民下山的瑶族同胞安居乐业也很重要,而旅游成为重要措施。塔山瑶族乡实施“旅游+”,实施生态休闲旅游、民族特色观光等项目开发,构建瑶乡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民族民俗旅游圈、带、线,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
舒适的居住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美好的前景展望。塔山人,塔山瑶族人,正走在移民兴乡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