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双一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廖镇卿 徐亚卿 编辑:康晓乔 2016-10-20 10:43:23
时刻新闻
—分享—

  学院教师与肯尼亚当地受训学员。

  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

  余蓉 廖镇卿 徐亚卿

  共建全国高职院校首条轨道交通试验线、国家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暨教育信息化创新运用成果、中南地区唯一的“两中心一学院”微软合作项目、科技部认证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建设、共建东南亚轨道交通人才培训中心……金秋十月,12个品牌项目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逐一亮相,令全省瞩目。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因铁路而生、伴铁路而长、随铁路而兴,以轨道交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鲜明特色,是国内轨道交通专业设置最完整的高职院校之一,覆盖“车、机、工、电、辆、供”六大行车部门关键岗位,形成了具有广泛行业影响的专业积淀优势、人才积累优势和产教资源叠加优势。

  新的机遇,新的使命!恰逢省教育厅9月发布《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20年争取5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怀揣着激昂的斗志和务实的精神,踏上了创建“双一流”的高速列车。

  产教融合 理念先进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株洲铁路机械学校,成立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株洲铁道学院,举办本科教育;2005年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2013年,学院新校区落户湖南(株洲)职教大学城。在占地615亩的学院新校区,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超过8亿元,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设计建设,学生宿舍公寓化,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走进今天的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没有人不感叹:“这真是一座生态化、数字化、两型化、人文化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学院的发展风起云涌,办学规模正逐年扩大,2016年全日制学历教育规模达1.2万余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国家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湖南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示范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等一系列荣誉桂冠先后加冕。

  在湖南这块热土上,铁路高职教育底蕴深厚,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品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以铁路运输专业组群、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组群和智能制造专业组群三大专业板块为服务面向,为轨道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术技能人才7万多人,毕业生遍布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地铁线上。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湖南省轨道交通产业以株洲市为核心,产业产值达1003.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过千亿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需求。据统计,湖南未来十年对轨道交通人才需求规模将达26.6万人,其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达16万人以上。

  “职业院校要发展,必须要对接行业来办学,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坚持。下一步,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常态,融入地区优势产业,对接国家和湖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办学,争取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学院党委书记刘剑飞说。

  服务铁路 特色鲜明

  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学校构建了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制造、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机电技术、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智能控制、轨道交通工程与建筑技术5个特色专业群,深度对接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的“车、机、工、电、辆、供”六大系统和湖南战略新兴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先进制造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了对接轨道交通,提升轨交发展,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

  “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的铁道车辆等核心专业伴随了学院的诞生、成长和壮大,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品牌效应。”专业群带头人袁清武副教授介绍,铁道车辆专业(原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车辆方向)是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专业、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专业群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建有专业实训室35间,建有配备3辆铁路客车车辆、3辆货车车辆、2辆地铁客车车辆的大型轨道交通综合实训站场;近3年,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奖项32项。

  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也同样历史悠久,创办于1956年,是原铁道部“优秀专业点”,2011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013年获批湖南省特色专业。

  构建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主要抓手。学校调研广铁集团、长沙供电段、长沙地铁、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按照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校企共同构建“基于职业基础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院牵头组建的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实体平台,更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平台。集团成员由南方各大铁路局、全国18家城市地铁公司、国内知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大中专院校及铁路员工培训基地组成,集团内实行教学师资、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等共建共享。

  谈及未来发展,刘剑飞信心百倍:“我们将充分利用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制造、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机电技术、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3个特色专业群卓越品牌,使之成为南方轨道交通运输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地,为国内同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广纳贤才 师资卓越

  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发放聘书,设置“院士工作室”,请他担任专业群负责人和首席专家;聘请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机车车辆设计专家黄志辉等一批专家,组建“大师工作室”;聘请著名铁路机车车辆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李芾教授等一批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在广铁集团内选聘蒋继军、吴志勇等技艺精湛、品德高尚的能工巧匠组建“首席技师工作室”。“要想把学校办好必须要有好教师,我们把企业的能人请进来以礼相待,就是要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一个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学院各种场合,院长、党委副书记万友根总是毫不掩饰地传递着学院对人才的求贤若渴。

  实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是另一个重要举措。以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机电技术专业群为例,学校聘任院士丁荣军为专业的“企业带头人”,选聘副教授江利国为校内专业带头人,并按照省级专业带头人标准,选聘专业带头人14名(校企各7名)。通过国内外培训、企业挂职锻炼、主持或参与各纵横向课题、参与技术攻关与创新等方式,建成一支“院士引领、行业领先”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每年我们都要参与去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参加行业专家新技术讲座等这些与行业最新市场动态紧密关联的活动,既增强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开展教学。”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带头人蒋逢灵深有感触地说。

  落实学院“产教对接”计划和“百名教师企业实践”等“三百工程”,采用“青蓝对接”、“校企结对”等传、帮、带措施,重点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依托牵引动力与机电技术协同发展中心,吸纳教师进入相关工作室,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选送出国培训和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扩大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学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给学院的教学教研升级提供了坚强后盾。

  多元培养 成效显著

  对于今年9月进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2016级新生来说,入学即就业已经成为现实。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铁道车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专业与广铁集团、南昌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和长沙地铁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等,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要求,毕业后即可上岗,实现“三赢”。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的“卓越动车组机械师”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则是升级版,合作方广州动车段等企业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组建订单班,对接动车组机械师岗位职业标准,按照准员工的要求培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并开展小班教学,工学交替、分段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我们试点培养的学生每年近百人,很受企业的青睐。”专业带头人范刚介绍。

  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则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任职资格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与标准,共同制定学徒制管理制度,开展工学交替、分段培养,探索弹性学制和准员工制度,第5个学期开始学生带着项目进车间,跟着师傅学技艺,学生考核合格即成为公司正式员工,“非常受企业欢迎”。

  学院还把练兵的眼光放在了铁路行业的“春暑两运”上,在铁道交通运输管理、高速铁路动车服务和铁路物流管理等专业实行“春暑两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铁路企业的春运、暑运和黄金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教学过程对接运输生产、素质教育对接铁路文化”,实行工学交替,“经历过‘春暑两运’洗礼的学生,才是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好员工。”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院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的环境下,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七成;校企合作关系逐步深化,“订单”培养率达70%以上。学院成为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输送基地和产学研合作的首选基地。

  国际办学 路径引领

  8月8日,任建新等12名湖南铁路科技职院的老师从肯尼亚启程回国。距离他们被派往肯尼亚培训当地员工,已过去了4个多月。这也是我国铁路职业院校承担海外培训时间最长、受训人数最多、职业特色最鲜明的培训项目,被称为“中国铁路职业培训海外第一单”。

  这12名优秀老师分为三组,他们培训的工种有3种:铁道机车司机、铁道通信信号、铁道运输,3个班组同时授课。此外,他们还有一项任务——建设铁道交通高技能人才东非(肯尼亚)培训基地。“培训非常成功,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

  万友根说:“中国铁路走出去了,高铁技术也走出去了,接下来是更多的铁路人才走出去。”

  也是在8月,“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在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表主旨演讲,并和东盟副总理级政要共同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揭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成为首批“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员单位。

  很快,这个平台便送给学校一份“大礼”。9月5日,经马来西亚国家铁路公司、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多次互访、洽谈敲定,马来西亚首批轨道交通师资培训项目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班。

  学员Mohd Firdaus Bin Hassan很兴奋:“尽全力学习,回国后与更多同事分享,提升马来西亚铁路发展水平。”

  “国际化办学,学院也在不断储备教师人才,肯尼亚之行,他们积累了丰富经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史化光说。

  史化光介绍,从2014年开始,学院就开始探索国际化办学,合作模式也在不断丰富。

  有“校内研修”:2015年9月,来自缅甸、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古巴、巴基斯坦等十国的26名交通官员,来学院实地考察,研讨各自国家铁路规划建设与管理情况。

  有“援外代表团”:肯尼亚之行即属于此。按照国家战略,职业教育作为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手段,将其纳入对外发展援助合作,帮助合作国发展职业教育,同时还可为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地区培养当地人才,实现互利双赢。

  还有一种“来校学习”:此次马来西亚学员来株学习3个月,就参照该种模式。

  告别来而不往,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输出”的底气。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学校“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植根于铁路行业文化的“火车头精神”已成为学院文化之魂。秉承“高(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性)、精(精益求精)、特(特长与个性)”校训,按照“重点走好两条钢轨、重视走出两条钢轨、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为建设“省内卓越校、行业排头兵、国内双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优质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本版图片均由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廖镇卿 徐亚卿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