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殷殷中国情:湘雅创始者美国博士胡美后人再走长沙寻根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琪 叶子君 编辑:胡冲 2016-10-21 09:16:46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9日上午,长沙的天空下着毛毛雨,开福区潮宗街湿漉漉的麻石板街上, 83岁的弗里曼老先生拄着拐杖缓慢行走着,一个老招牌,一处老建筑,都会引得老人驻足。

  110年前,他的外祖父、美国医学博士胡美就是在这条老街上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院——雅礼医院(湘雅医院前身),并担任院长直到1927年离开长沙回到美国。一百多年过去了,胡美博士的“美国家族”,以弗里曼先生为代表,仍与湘雅医院延续着一个多世纪的情缘。

  4天前,弗里曼和81岁的妻子艾伦、外甥南森从美国来到长沙,作为贵宾参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10周年的院庆。

  19日上午,弗里曼先生一行前往长沙市潮宗街、坡子街等老地方,寻找胡美博士当年在长沙的踪迹。

  ■记者李琪叶子君

  【走长沙】

  这是妈妈成长的地方

  她会说一口流利的长沙话

  胡美先生最早曾在潮宗街开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也就是湘雅医学院的前身。

  “我真的很兴奋, 外祖父跟我讲了很多长沙的故事,没想到可以来寻找他的踪迹。”青砖黛瓦,红色的雕花门窗,看着极具中国元素的古朴潮宗街,弗里曼先生很激动,不停地嘱咐夫人艾伦拍照留念,他还多次用手捂住胸口,表达对外祖父的思念与缅怀。

  弗里曼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夏洛特出生在中国的江西,1岁多时和外祖父来到长沙,13岁时回到美国,会说一口流利的长沙话。

  老人笑称, 因为掌握了长沙话这门“外语”, 家里商量一些不想让孩子或者外人知道的事情时, 妈妈就会讲长沙话。他们多次追问讲些什么,妈妈总会笑, 然后开始为孩子们讲述那些发生在长沙的故事。

  对长沙这个童年时成长的地方,夏洛特始终无法忘怀,1990年,85岁的她还写了本书:《一个孩子的中国印象》。

  行走到潮宗街19号时,真耶稣教会长沙分会教堂引起了弗里曼和妻子、外甥等人的注意。教堂的对面,有着一座“文化书社故址”的纪念碑,这里就是胡美所创办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旧址。“这是外祖父曾经工作的地方,我要在这里留影。”弗里曼说。

  【品长沙】

  受外祖父和妈妈的影响

  我爱辣的湖南菜

  “这个菜真的很辣!但我能受得了,我热爱辣的食物。” 在火宫殿,弗里曼捧着一碗麻油猪血,尝过一口后睁大眼睛感叹道。面对满满一大桌的湘菜和湖南小吃,艾伦不禁直呼:“这些看着都太棒了,我会把每一道都尝一遍。”

  聊到能不能吃辣的话题时,弗里曼也忍不住秀了一把恩爱,说明年就是他们结婚60周年,也就是钻石婚了。“因为妈妈的原因,所以我很喜欢辣的食物。我妻子做的菜很辣很好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起过了60年的原因。”老头子的幽默惹得在场的人不禁哈哈大笑。

  聊到最喜欢桌上哪道菜时,弗里曼说:“我最喜欢那个‘面条’。”坐在一旁的人忍俊不禁提醒道:“那是发丝牛百叶,不是面条。”艾伦说:“这些菜都太棒了,每一道我都特别喜欢。”

  南森则特别喜欢毛氏红烧肉,“我最喜欢毛氏红烧肉,这样让我感觉拉近了我与毛主席之间的距离,并且我祖父也特别喜欢毛氏红烧肉。那道湘西腊肉很有我家乡的味道。湖南菜就跟长沙人一样,热情好客又别具一格。”

  【看长沙】

  感慨长沙的变迁

  依依不舍中国情

  走完潮宗街等老街后,弗里曼等人意犹未尽,考虑到南森是美国一名出色的城市规划建筑师,陪同人带领他们去参观了长沙规划展示馆。

  先看概览,再看过去,再看将来……围绕“山水洲城”特色城市格局,规划展示馆以现代声光电的技术依次展现了长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馆内的一切深深吸引着弗里曼夫妇一行:在巨幅总体规划沙画模型前, 南森直呼“不敢想象”;在三维复原馆里,一行人通过三维动画了解到长沙城千年来的变迁。

  “哇,这就是老湘雅?还有患者呢!”在规划馆的历史照片墙中,一张湘雅医院的老照片让弗里曼激动了起来。照片里医院的大门还是繁体字,几名病人被抬着准备入院,还有坐着黄包车来看病的患者……艾伦赶紧用手机拍下这一珍贵的照片。在医疗规划片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五医院的项目引起了弗里曼的赞叹。

  一边走一边看, 原计划的浏览时长从半个小时延长到了一个小时。临走时,弗里曼先生拄着拐杖,在细雨中深情地回望着展馆,那份不舍的眼神里,凝聚的分明是这个家族连绵不绝的中国情。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琪 叶子君

编辑:胡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