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湖南烈士公园,芙蓉花已争相绽放,吐露着芬芳。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通讯员 石未查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深秋的南方乡野,于寒林中忽现几朵绯色芙蓉,更觉秋意浓而花色艳。
芙蓉在湖南,有着响亮的名号与丰盛的意象,然而,却没有可与之相匹的丰盛景观。
拒霜而放,堪比菊英
出长沙城往北,行到望城境内,一路上不时可见到芙蓉花。秋雨之中,深碧浅粉,临水照花,楚楚动人,像山野里一个个令人惊艳的秀丽村姑。
提起秋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菊,然则耐寒迎霜芙蓉有甚于菊,花色美艳不输于菊。芙蓉还有一别名,“拒霜花”。明朝吴孔嘉诗云:“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
明代《 长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明代园艺理论家吕初泰又曰:“芙蓉襟闲,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花映白,宜枫叶摇丹。”寒江微霖,芦枫为伴,临水而照,方可见芙蓉清姿雅质。
湖南自古有“芙蓉国”之雅称。芙蓉国,在想象中何等浪漫雅致。据称自唐代开始,湘水两岸就遍植芙蓉,晚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毛泽东也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直到现在,人们仍乐于以“芙蓉国”代指湖南。
在湖南乡村,老人们知道芙蓉叶子可去无名肿毒,房前屋后种几株芙蓉,也是常有的。此花极易栽种,只需斜切树杆,插于土中即可,其适应这片土地,基本无需管护,野生野长,枝叶健旺、花朵硕大。
名号虽响,数量渐稀
霜降时节,长沙县跳马镇双溪村,50多亩的芙蓉苗木已开到最盛,很是壮观。
这里是湖南最大的芙蓉苗圃,也可能是人们能在湖南看到的最集中的芙蓉花。可惜此处芙蓉,密植在苗圃里,无水可照,无枫为伴,其丰姿美态大为减损。1.5米高的芙蓉苗木1.5元一株,枝上还有带着雨水的若干朵芙蓉花。
想在长沙城找一个有芙蓉照水的地方,并非易事。芙蓉路上难见芙蓉,倒是湘府路上多芙蓉,可惜终日吸着尾气灰尘。到了城里的芙蓉,也如同村姑进城,叶片粗大,尘霜满面,忽然让人觉得粗手粗脚、不够精致。
“植物园里大概有20多株芙蓉花,零零散散,不成规模。”省森林植物园花卉所长黄程前介绍,五六年前,还有人提议芙蓉国里应该有一个芙蓉专类园,后来不了了之,现在再没有谁动这个心思,“芙蓉花美,在湖南又地位特殊,可就是没有人研究推广。”
黄程前说,岳阳楼前原本有一大片芙蓉花,临水而放,是他在省内见过的最好的芙蓉景观,但现在景观大不如以前;湘水边原本应多芙蓉花,然而水岸多经改造,芙蓉越来越少。
而在“芙蓉城”成都,芙蓉享有的待遇远远高于在“芙蓉国”。芙蓉被奉为成都“市花”,成都有不少芙蓉培育专家,不断开发新品种,每年秋季,成都还会举行“市花”展。
跳马镇双溪村的芙蓉苗木,销往江浙一带为多,省内反而供应得少。“可能是习惯问题。”在双溪村经营善义苗圃的胡丹娟说,芙蓉有两个“不好”,一是叶子有毛,易引发过敏,因此在园林庭院中较少采用,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公路绿化;二是叶子粗大,秋天花朵美得过分,冬天落叶时却有些难堪。
但无论如何,在秋风万里的时候,接替将谢的菊花柔软秋光的,是芙蓉。
■生物小名片
芙蓉:别名拒霜花,又称木莲、木芙蓉,锦葵科木槿属落叶乔灌木。中国是木芙蓉的故乡,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其分布,尤以湖南、四川最盛。人们多将其植于池畔、水滨,形成“木芙蓉照水”的园林景观。除用作观赏外,木芙蓉的花、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健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