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由“内陆大省”奔向“开放强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夏君香 2016-11-02 09:23:51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日,繁忙的长沙市霞凝港码头。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开放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南以开放的胸襟,抢抓机遇,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开放发展的前列。

  内外资总量居中西部前列;对外贸易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进4位;对外投资总量居中部第1位……近5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开放基础不断夯实,湖南正由“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迈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洼地世界青睐

  今年8月,省政府在上海举行的沪洽周上,近2000亿元的引资进账,彰显了湖南投资“洼地效应”。

  201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1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7.4%;内联引资近38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4%,内外资总量居中西部前列。今年1至9月继续保持了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际使用外资额9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实际到位内资3312.21亿元,同比增长14.9%。

  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由2010年的6.9∶83.5∶9.6调整为2015年的5.4∶61.8∶32.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3.2个百分点。今年1至9月,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长42.6%,远远高于平均增幅,占比在去年提高2.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提升了近9.7个百分点。

  此外,资金来源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韩国、美国及欧洲来湘投资大幅增长。园区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1至9月,全省14个国家级园区实际到位内资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5.3%和7.7%。

  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湖南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200强以及跨国财团、行业龙头企业招商,着力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五年来,上汽大众、广汽菲亚特、九兴控股、蓝思科技、富士康、花旗银行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湖南,在湘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139家。

  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湖南制造走向全球

  日前,蓝思科技发布2016年三季度业绩称,三季度公司业绩实现同比正增长,业绩拐点初现。作为我省重点外贸企业,蓝思科技的业绩直接反映出湖南外贸的基本面貌。

  2015年,全省对外贸易完成近30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9%,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进4位。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处于转型升级期的湖南外贸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尽管如此,湖南外贸降幅正逐渐收窄、企稳回好,第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同比实现了正增长。

  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由2010年的40%提升到2015年的60%,钢铁、有色等传统高耗能产品占比不断降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17.9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99.5亿美元,年均增长41%,在全省外贸总额中占到34%,与全国加工贸易的占比水平基本持平。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20.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4.4亿美元,年均增长2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以长沙高桥大市场为重点,引进国际采购商进驻,增强大宗商品集散地、特色专业市场进出口功能,启动“旅游购物”贸易方式试点,通过内外贸融合推动进出口规模扩大。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去年12月长沙金霞保税店开业,首日即迎客超10万人次、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

  千家湘企“走出去”,境外投资规模中部第一

  在对接“一带一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湖南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5年,湖南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28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1.8%,总量居中部第1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2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6.2%。

  五年来,全省备案的“走出去”企业由2010年的424家增至1177家,对外经济合作遍及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成功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华菱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时代新材等企业在境外开展了多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并购。

  一批“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起来。目前,我省已在全球设立了12个境外商务代表处,打通了湖南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沟通渠道。湘企加快抱团出海,成立了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10个产业联盟,在越南、芬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了12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以项目为载体“组团”走出去。

  开放平台逐步完善,开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近5年来,开放平台逐步完善,对外通道不断畅通,口岸通关更加便利,湖南的开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先后获批,全省形成“一电(省电子口岸)、二空(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三水(岳阳、长沙、常德水运口岸)、四公(衡阳、湘潭、永州、湘西公路口岸)、五铁(长沙、郴州、怀化、娄底、株洲铁路口岸)、六区(衡阳、湘潭、岳阳、长沙综合保税区、郴州出口加工区、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口岸开放体系,口岸数量居中西部前列。园区逐步成为开放型经济主要载体,2015年全省共有142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占比分别达到40%、55.2%。

  航空口岸开通了长沙、张家界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地区)63条国际(地区)航线,水运口岸开通了岳阳至香港直航和至东盟的接力航班,铁路口岸开通了长沙至欧洲、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至广东、上海等地五定班列(轮)线路6条。

  长沙航空口岸实施部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城陵矶启运港退税政策启动实施,汽车整车进口、肉类进口、粮食进口和固废进口4个指定口岸投入运营。省电子口岸“三个一”项目投入使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稳步推进。

  相关链接:

  201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1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7.4%;内联引资近38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4%,内外资总量居中西部前列。

  全省对外贸易完成近30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9%,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进4位。

  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28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1.8%,总量居中部第1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2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6.2%。

  航空口岸进出境人员达188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8.5%,出入境人次居中部第2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夏君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