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湘云 徐德荣
通讯员 王卫全 蒋素娟
“舞好党风龙头,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以政风带动民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近日,衡阳市“建设政治清明新衡阳”大讨论活动掀起热潮,干部群众纷纷围绕如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4月以来,衡阳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逐步修复,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初冬,来到雁城衡阳,一股股新风扑面而来。
俭朴风
“会议全部实行自助餐,每天核准用餐人数,根据预估压缩菜量,不上高档菜、严禁上酒水。”在10月下旬举行的衡州经济发展论坛期间,工作人员“精打细算”,让参会人员赞不绝口。
精打细算的,不仅是用餐。论坛期间,所有参会人员集体乘坐大巴车;会议资料使用公共邮箱发放,节约了大量文印开支。
会风折射作风,也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
“所有代表必须住会,未经批准不得离开驻地;严禁违规聚餐聚会,严禁任何形式的宴请及饭局;会议期间不得外出办私事、把外人带入代表驻地、留非会议人员住宿和就餐……”9月底,衡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伊始,市委出台“六条规定”,让严肃会风有章可循。
同时,大会纪律检查组下设1个驻会纪律监督组、15个驻团纪律监督组和1个明察暗访组,共54名工作人员对会风会纪全程监督。
“简朴、节俭、高效。”党代会闭幕,代表道出心声。
此外,作为全省公车改革推进最快、最平稳的市州之一,8月1日,衡阳市直党政机关正式实行新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163个单位,共保留公车663台,取消约800台。
清爽风
今年是换届之年。5月,履新不久的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与班子成员一起,带头签订承诺书,作出拒绝收、送“红包”的公开承诺。随即,全市党员干部均签订“拒收红包礼金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干部也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拒绝参加所有违背换届纪律的吃请和聚餐,请全市人民监督。
在坚决执行中央“九严禁”的同时,衡阳市还出台规定,严禁党员干部“认干亲”、称呼庸俗化等,对党员干部“结圈子”、“拉山头”等不良风气进行有力整治。
如今,在衡阳干部队伍中,“清爽”的同志关系开始形成。
“在职务变动时,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和财务纪律,自觉做到‘三不’。即除宣布任职有关会议外,不参加欢送会或欢迎会、不安排和参加宴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告别礼或见面礼。”8月15日,衡阳市委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交流任职干部进行集体谈话,“约法三章”。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衡阳市明确要求干部提拔、交流、调整时不搞迎来送往,所有涉及调整和提拔的干部需“自行前往”、“限时报到”,做到上任“静悄悄”。一些交流干部感叹:少了“人之常情”的热闹,多了“轻车简从”的清爽。
从4月至9月,衡阳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相继圆满完成,政坛气象焕然一新。
务实风
秉承“企业的合理需求就是任务清单”的服务理念,衡阳市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本打算去江苏投资,发现衡山科学城的标准厂房非常适合制作碲锌镉单晶等产品,所以选择衡阳。”10月底,在衡州经济发展论坛上签约进驻衡山科学城的湖南大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勇说,衡山科学城为了公司的入驻,早已“筑巢待凤”。
不仅如此,让李慧勇对投资衡阳充满信心的,还在于当地优良的政务环境。“真没想到这么快,不到一上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衡阳市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公司注册手续后,李慧勇感到特别舒心。
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门槛,提高服务水平;行政综合审批改革,大幅提升审批效能……衡阳市推出一系列务实改革措施,激发了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活力。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由商事制度改革前的14.94万户,增加到了20.34万户,注册资本增长27.3%。
在衡州经济发展论坛项目签约仪式及银企对接签约会上,共有梦东方·中南国际旅游度假区、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65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438.4亿元。同时,26家金融机构与衡阳企业“深度握手”,共签约银企合作项目182个,总金额达452亿元。
新风劲吹,柳暗花明。雁城衡阳正凝聚新的强大能量,蹄疾步稳向前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湘云 徐德荣
编辑:胡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