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家长谈“教育梦”:把“不能择校”变成“不需择校”
【报告摘要】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未来5年,希望我们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一个孩子承载一个家庭的希望,而未来5年,来自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梦又是什么呢?11月15日,记者奔赴学校一线采访,每一所学校都能办出品质、内涵和特色,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期盼。
从“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
王谢平是长沙市岳麓区博才白鹤小学的校长。当校长几年来,她坦言这个学期开学前是最轻松的。“因为取消了择校政策,我不用关手机,也不用害怕协调不好各方关系。”在王谢平看来,不用应付方方面面的关系,让教育远离外界的纷纷扰扰,校长只需把更多精力用来思考如何办好学校、办好教育,这其实是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不过,长沙市望月湖小区居民刘云燕却认为光有“不能择校”不够,她的孩子正在上六年级,对于明年要进行小升初“微机派位”,她很忐忑。“每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师资都不一样,不能择校的前提是学校之间差别不大。”她最大的愿望是,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家长不需要再为孩子就读哪所学校而烦恼。
“‘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虽只一字之差,但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要做的工作、要走的路还很多。”王谢平说,“未来5年,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实现‘不需择校’的目标。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办成名校,家长也不再需要考虑择校的问题了,学生也能遍享教育公平了。”
让名师名校长“流动”起来
今年8月底,长沙市铜铺街小学音乐教师佘治霖主动递交申请表,前往暮云镇北塘小学支教两年。佘治霖说,城乡之间、城市校际的师资差距明显,制约着教育均衡发展,在接下来的教育发展中,只有让好老师真正流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名老师名校长出现在孩子们身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当然,她还希望能在接下来的5年里出台更多配套的保障机制,给教师合理流动提供成熟的土壤。
“择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择师,作为家长也期待老师能流动起来,像学生微机派位一样,老师也能参与派位。”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家长陈勇说,教师流动还需要从机制、政策上去推动。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已经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在编在岗教师以及正、副校长,都必须进行交流。每学年教师交流的比例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教师每次交流的期限至少为3年,校长每次交流的期限不得少于5年。
■记者 黄京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京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