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警41年 站好最后一班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小刘军 编辑:夏君香 2016-11-18 10:01:05
时刻新闻
—分享—

前日,从警41年的老交警沈志光站完最后一班岗后,为警队的同事最后一次整理着装,依依话别。 长沙晚报记者小刘军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小刘军 通讯员 肖强)“敬礼!”前日傍晚时分,长沙东塘立交桥下,一排交警齐刷刷地列队向一位同样身着警服的老者致礼。这位老者就是刚从路口指挥交通下班的沈志光,从警41年的他,圆满完成了最后一班岗。

  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到交警岗亭

  “我1975年10月加入交警队伍,当时整个市区才百多号人,现在长沙交警已经是接近两千人的大队伍了。”沈志光回忆,当时红绿灯靠人工手动控制,交警岗亭才1平方米多,“如果是坐两个人的话,脚都伸不直”。

  在公安交警部门工作期间,沈志光经历了多个岗位,“我在雨花交警二中队待的时间最长,有十多年”。雨花区交警大队二中队辖区地处东塘商圈,车流、人流量巨大,加之医院、中小学众多,尤其在早晚高峰期,交通压力倍增。“为了保障群众便捷出行,沈志光以一名老同志、老党员的高度责任感,疏导交通,服务群众,为年轻同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雨花区交警大队大队长李智文说,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沈老师”。

  在中队长黄韩斌眼中,沈志光“老骥伏枥”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坚持每天清早7时10分到达交警岗亭,相比日常网格化勤务工作时间提前了20分钟。”黄韩斌说,晚上他也是坚持执守到晚高峰结束,待韶山路和劳动路交通恢复正常之后才回家休息。

  近两年,虽然很快就要到退休年龄,但沈志光日复一日地坚持忘我工作,责任心有增无减。黄韩斌回忆,“沈老师”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起不了早床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交警。”

  耐心解释化解潜在执法矛盾

  在日常勤务工作中,沈志光坚持规范、文明执法,赢得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理解和支持。

  “交警工作主要是与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以及驾驶员打交道,但在日常的执勤执法中,也有极少数交通法律意识淡薄者不配合民警执法甚至阻碍执法。”黄韩斌说,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沈志光总是以平和、有礼有节的态度,化解矛盾。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在东塘路口进行电动车违法集中整治,一名女性当事人对她老公骑行的电动车被民警查扣极为不满,多次阻挠正常执法,甚至在电动车上了拖车以后,仍坐在拖车上不下来。沈志光见状,先是上前对其明之以理,然后将其带至岗亭晓之以法。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解释和教育,最终做通了该女子的思想工作,化解了一场潜在的执法矛盾。

  此外,还常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身边的年轻同事交流和分享,提醒大家在执勤和执法时注意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培育交警中队和谐的警民关系。

  亲朋身边“爱絮叨”的交通安全宣讲员

  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沈志光在生活上也是克勤克俭,孝德感人,曾荣获长沙市公安局首届“十佳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今年已是60岁的他,上有三位老人需要赡养,其中有两位常年瘫痪在床,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他的岳父,体重有两百多斤,经常要去医院看病,他都不轻易麻烦队里同事帮忙。”黄韩斌说,沈志光和妻子悉心照顾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常侍榻侧,极其孝顺,身边同事和街坊邻居对其孝顺之举都赞不绝口。

  2010年有一个让沈志光全家悲痛的记忆,独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儿子当时疲劳驾驶,又没系安全带。”沈志光说,“出事后,那一年都不知道怎么挺过来的。”此后,他总会提醒亲朋好友驾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成为大家身边“爱絮叨”的交通安全宣讲员。在默默承受老年失子之痛的同时,他以闪光的人格生动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坚韧与担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小刘军

编辑:夏君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