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18日讯(记者 段云行 通讯员 金坤平 冯兵田)初冬时节,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渐入高潮。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文明之星”的评比,让创建工作更接地气。11月上旬,从近千名候选人之中遴选出的100名娄底“文明之星”产生。
今年3月,娄底市文明委和娄底市创文办在娄底中心城区58个社区启动首届“文明之星”评比活动。经过推荐、社区和街道办层层选拔后,今年6月,组委会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分街道、分时间段在网络上开始投票评比,参与投票的人数屡创新高。其中,乐坪街道办事处5天时间参与投票人数达到11.5万人。中心城区,人口不到50万人,参与投票人数高达32.6万人。
遴选出的100名“文明之星”把荣誉当动力,成了娄底中心城区58个社区的文明使者。
“文明之星”荣获者、社区好干部赵红梅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加入到爱护城市卫生的行列。中心城区近3万名志愿者,坚守在普法、助残、消防和社区环卫岗位上。一群群身着红色服装的志愿者,每天都在红绿灯前,引领老人或小朋友安全通过斑马线;在大街小巷,捡拾垃圾或纠正乱停乱摆等违章现象。特别是今年10月,娄底市公安局发布“禁赌限牌”令后,活跃在中心城区各居民小区的志愿者们,一夜之间又变成了禁赌宣传员,藏在小区里的牌馆陆续关闭,茶楼、宾馆聚赌的现象不见了。在广场上热舞、在公园里散步、在健身房锻炼的市民明显增多。
议明星、学明星,也有力地推动城区经济的发展。“文明之星”胡海文,无私传授承办构件厂的经验和技术,带头发家致富,后又引领居民入股创办了九耳农业开发合作社。“文明之星”曾伟珍筹资2000多万元,创办了湖南省青少年人格教育培训基地、天下梅山茶道旗舰店及十多家连锁店,安排院校毕业生120余人就业。
“文明之星”评比是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活动之一,不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改善了城市软环境,更助推了娄底经济转型发展。今年来,娄底城区重大项目开工140个,中心城区道路提质改造、市区路网完善等PPP项目全面启动;涟滨西街改造、孙水和涟水城区防洪堤建设进入施工阶段;科技创新园、电商创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分别入驻娄星区、娄底经开区和万宝新区,开创了转型创新、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娄底的新格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金坤平 冯兵田
编辑:陈佳婕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