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24日讯(记者 段云行 贺威 通讯员 罗随厚)10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督查扶贫攻坚时,对村民勤劳巧干,不等不靠,用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精神深表赞许。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说:“村里发展旅游,村民找回了自信,大家脱贫致富劲头十足。”
新化确定了全县2018年脱贫摘帽、2019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年来,新化把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重点沿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梅山古城为中心,以紫鹊界、大熊山为两翼,其他乡镇多点发力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依托已有的特色资源,新化加强了基础建设。奉家镇渠江源茶文化主题公园和下团村桃花源景区、吉庆镇厚皮岭村万亩李花和牡丹花基地、柘溪库区5万亩杨梅基地等20多处景观农业基地精品景点相继面世。以9个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为带动,建成了一批能唤起乡愁、品尝乡味、体验乡俗的美丽乡村,发展旅游。
按照“基地+景点+产业”融合模式,新化大力发展黑猪、南竹、杨梅、金银花、李树等“五色”产业,以色生景、以景带游、以游促产。同时,加大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的力度,形成了5个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群。茶叶产业强势回归、水酒产业异军突起、水果产业不断发展、旅游食品及工艺品产业方兴未艾,大大提高了养殖、种植贫困农户收入。
新化基本形成了大熊山的蚩尤文化、上梅镇的千年古城与梅山文化、水车镇的梯田观光体验和农耕文化等主题鲜明的9大乡村旅游品牌,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数超过15万人。与2010年相比,农村贫困人口从38.5万人锐减到13.68万人,总数减少近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4.7%降至9.4%,年均降低近7个百分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云行 贺威 罗随厚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