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不出钱当“股东” 还可保底分红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编辑:王娉娉 2016-11-28 09:28:42
时刻新闻
—分享—

  浏阳全面推广“分贷统还”助精准扶贫,财政贴息企业保底分红惠及数千户贫困户

  长沙晚报讯(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王新兰 李永伯)50岁的杨金钦是浏阳市澄潭江镇一名贫困户,现在他成了当地永发花炮厂的“股东”——股本不用自掏腰包,而是由银行提供的财政贴息的1万元贷款。前几天,他就和其他70多名贫困户一起,领到了老板陈法祥首期发放的每人500元分红。

  目前,浏阳正在全面推广小额信贷“分贷统还”模式,即贫困户获得1万-5万元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负责贴息、免抵押的贷款,交给有实力的企业统一经营后,可获得10%以上的保底分红。据统计,已有1600户贫困户获得2000多万元“分贷统还”贷款。

  160多名贫困户成花炮厂“股东”

  “贫困户自主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缺项目、缺资金、缺效益。”澄潭江镇党委书记陈训武介绍,该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3户1874人,去年已实现脱贫926人,今年预计脱贫432人。

  为此,澄潭江镇从以花炮经济为主的镇域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尝试“花炮企业+贫困农户”的小额信贷分贷统还模式,以“大爱澄潭”精神为引领,推动企业参与精准扶贫。

  经过对接,当地永发出口花炮厂、万乐鞭炮烟花有限责任公司、艳阳天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主动参与这一项目。161户贫困户每户贷款1万元,分别交由这三家花炮企业经营,企业保证每年按贷款金额的10%保底分红给贫困农户。

  “自己一分钱不用出,每年可以拿到1000元的分红,真的搭帮政府扶贫政策好!”达坪村贫困户杨金钦说。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他每年需要4万元医药费,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现在,自己和妻子在家养猪,儿子在外打工,加上政府给予的大病救助、低保和金融扶贫等利好举措,杨金钦有信心在明年脱贫。

  “入股”模式让扶贫资金变有效资产

  今年4月,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和农信联社下发《关于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合作协议的通知》,重点推介“分贷统还”这一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

  在长沙地区,浏阳最先试吃“螃蟹”——大围山镇乡润农场肉牛养殖“分贷统还”正是首个项目。如今,“分贷统还”正在浏阳全面推广。

  “以前,扶贫小额信贷以贫困户自主贷款为主,往往受劳动能力、收入保障等多种限制,事实上很多贫困户不具备条件。”浏阳市扶贫办负责人罗永志说,“分贷统还”则让更多贫困户能贷到款。

  澄潭江镇人大副主席陶长富表示,现在“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贫困户成为产业发展的“股东”,这和以往的扶贫方式大为不同。

  “‘入股’模式让扶贫资金变成了贫困户的有效资产。”陶长富说,过去扶贫贷款直接以现金形式发放,很多贫困户并没有用来脱贫,而是拿去购买生活用品,极端者甚至用于打牌赌博了。现在,贫困户不仅能作为“股东”享受到持续稳定的收益,还可以到“入股”的经营组织里打工。

  相关新闻

  浏阳蕉溪乡首推林业精准扶贫

  长沙晚报讯(记者 钱娟 通讯员 汤红辉)“13岁的儿子有人照顾,我也有工资了。”家门口圆就业梦,赚钱、顾家两不误,浏阳市蕉溪乡蕉溪村贫困户戴盛路谋到了一份“护林员”的新工作,每月可领固定工资,47岁的他喜上眉梢。

  昨日清晨,当儿子还在梦中熟睡,戴盛路便骑着摩托车出门了,开始一天的“巡山”之路。多年来,戴盛路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拮据度日。母亲和妻子相继因病去世后,留下戴盛路和儿子相依为命。得知情况后,蕉溪乡党委、政府将戴盛路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选聘他为村级生态护林员。

  这是蕉溪乡推行林业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蕉溪乡森林覆盖率达75%,林区面积超过10万亩。今年以来,蕉溪乡把精准扶贫与保护山水资源紧密结合,通过统筹生态补偿政策,精准发力,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纳入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守护绿水青山,实现贫困村民如期脱贫。近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被选聘为村级生态护林员,每月可领取固定工资,人均增收达2400元以上,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生态公益林扩面获得补助,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