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盛磊
“刘姐,天冷,我给你送棉被和棉袄来了!”前日一大早,长沙县湘龙街道城西安置区居民刘梅英家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渡船头公益组织的义工彭望平,“上次你回老家没领到被子、棉袄,我给你留着一套。”为了帮助脑瘫儿童家庭,今年39岁的彭望平四方奔走,用爱心给300多名脑瘫儿童“站立”的希望,大家都叫她“爱心妈妈”。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记者日前来到湘龙街道城西安置区,请这位志愿者为我们讲述爱心服务背后的故事。
深受触动关掉门店做义工
此前,彭望平是星沙一家KTV的总经理,月收入有7000多元。今年3月,她参加志愿活动,走进一户脑瘫儿童家庭,被当时的场景深深触动,回去后她毅然关掉门店,立志做一名义工。
“这是一个大家庭,为了给脑瘫的儿子治病,一家人来到星沙,挤住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土砖房。”彭望平说,孩子的父亲在外打零工养家,每天由脚有残疾的母亲推着轮椅往返医院和家里接送孩子做康复,短短一里路要走上1个小时。
彭望平通过走访了解到,目前有300余名0-10岁的脑瘫儿童在湘雅博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这些孩子来自全省各地,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配合。“这些家庭大部分条件不好,房租、生活费等支出成问题。随着冬季来临,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成了他们在异乡面临的严酷考验。”彭望平说,她在朋友圈发出号召后,很快得到一些志愿者朋友响应,募集到26床被子、180件棉袄和一些米,全部捐给脑瘫儿童家庭。
女儿受影响加入爱心队伍
在彭望平的影响下,女儿高曼镕也加入其中,周末一有时间就和她东奔西走。“女儿今年10岁,在盼盼小学读六年级。她会跳舞,每次参加志愿活动,就主动表演节目,让大家很开心。”彭望平说。
高曼镕告诉记者,她和脑瘫儿童接触后,觉得他们很不容易,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自己走路,不能上学,“我很理解妈妈,有那么多困难家庭需要妈妈的帮助,我能照顾好自己。”
一名脑瘫儿童的母亲冯桂芝说:“彭妈妈是真心关爱我们,我的孩子9岁了,治了8年仍不见起色,我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彭妈妈一直鼓励我,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线索提供人刘先生获二等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炎皇 盛磊
编辑:刘飞越